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期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空气湿润而不燥热的时节,最适合调养脾胃。今天介绍一款春日药膳:山药薏米粥。山药薏米粥原材料山药 200g小米 若干莲子 30g薏米 100g大枣 5个小米 若干做法1.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2.莲子、薏米提前浸泡。
在儿科门诊上,我经常跟家长们说:“孩子能少吃药就少吃药,能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好,能中药不西药。”毕竟是药三分毒,特别是长期用药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利。而从中医的角度看,“治未病”才是硬道理。也就是说,在疾病还没有形成之前,我们就应该通过调养,帮助孩子增强免疫力,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山药粥的制作方法简单,但要制作出最养胃的山药粥,不仅需要选材得当,还要注意烹饪方式和食用时的搭配。在制作山药粥时,建议选择铁棍山药,因为它的营养价值更高,含有丰富的粘液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气血是生命的根本,滋养着五脏六腑。气血充足,才能健康饱满、健康长寿。然而,现代人多有气虚、血虚、气血两虚的问题,补气血几乎成了大家的必修课。把脾胃养好,是气血充足的前提条件。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常言道“秋天到,南瓜俏”。南瓜也被称为“金瓜”,无论是上锅蒸还是煮成粥,软糯香甜又物美价廉, 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南瓜在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中医认为其“药食同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最早把南瓜收入菜部,并认为南瓜“甘,温,无毒,补中益气。
山药是养胃的一大好物,它的营养很高,可健脾养胃,滋补养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陈慕媛中药师今天给听友推荐一款山药芡实莲子粥,适合脾肾阳虚人群食用。山药芡实莲子粥材料鲜山药100克,芡实30克,去芯莲子30克,薏苡仁60克,粳米100克。
先卖个关子,大家来猜个谜语,谜底就是“平民人参本参”——又像树根又像棍,根根上面毛一身;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谓:“薯蓣,味甘,寒。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