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啊,最近在网上吵得挺热闹。起因就是《道德经》里那句关于“大器”的描述,到底是“晚成”还是“免成”,甚至还有“勉成”、“曼成”冒出来。一个词的不同,引出一堆解读,各种“专家”下场,口水仗都快打起来了。
△易中天谈大器晚成最近看了一段有关易中天讲解老子《道德经》的视频,他的一些观点再次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他的解释有片面性和理解性的错误。在《道德经》里有老子很有名的几句话,后来演变成了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卞毓方最具广谱性的创语:淡泊寂寂明志,宁静默默致远。最形象的答记者问:每天都在爬坡,有时爬七米、八米,有时爬一米、两米,有时爬一厘米、两厘米。总而言之,每天都在爬。最难忘的经历:八十岁生日,偕夫人同登泰山。在玉皇顶,想到预先查阅的泰山名言,脑筋急转弯。
2023年,“周末人物”采访了40多位各行各业的精英:薛其坤、贺敬之、卞毓方、赵丽宏、肖复兴、杨志军、焦波、赖声川、陈佩斯、杨丽萍……也许正是我们的一篇报道,让他们长久地驻留在你的心中,深切地打动你的心灵。
1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王弼版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大器免成”出自帛书本《老子》,“大器晚成”出自王弼本《道德经》,古汉语无轻唇音和舌上音,m辅音与w辅音互通,“免”读作“晚”,“晚”作“免”解。但是我觉得解释有点牵强。假如免就按照现代汉语的不用,免于来理解,那么哪个成语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