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文秀接到一位父亲打来的咨询电话——很多年前,他的女儿在上初中时经常被同学欺负,除了言语上的侮辱,还有行为上的伤害。比如,同寝室女生把她的被子淋湿了,导致她在大冬天整夜不能睡觉……如今,女儿已经26岁了,仍然有严重的心理阴影。
一位妈妈问:今天我家孩子不小心踩坏高年级同学的纸飞机,对方二话没说就打了他一下,还踹了一脚。我家孩子很愤怒,但是紧接着要出操,他也没做什么反应。刚才他突然想起来跟我说,我让他去找老师反映这件事,这样做有必要吗?他好像也没太在意这件事,应该进一步发酵吗?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校园暴力”是每个学生时代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很多人对于“校园暴力”这一事件都很冷漠,无关的人所想的是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那么就无关紧要。 可是对一些父母来说,如果自己的孩子正面临“校园暴力”,那么该怎么办?
引言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及未来,孩子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父母总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希望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但是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父母需要将孩子送到别人手里,与别的小朋友相处,而在相处时,难免会有摩擦、碰撞,甚至孩子被同学欺凌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妍琳一名女子乘坐高铁出行,多次被后座乘客撞椅背,女子多次劝说和制止对方无果,两人发生了冲突。无视他人的存在和感受,“边界感”模糊,不止存在于陌生人身上,家人、朋友间无意的话语和行为,或许也曾令你感到过不舒服。
在家长看来,“校园霸凌”一直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遇这一切,但是这一切却一直都存在。邻居张爷爷的孙女楠楠最近很不开心,因为坐在她后面的男生经常拿笔尖扎楠楠,有时候还会趁她不注意抽掉她的凳子,楠楠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所以她只能回家告诉了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