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在游历中结交同道、历练成长是求学成人的重要方式,为了让教育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北京市第四中学开发实施“人文游学”课程,将人文教育与游学实践相结合,打破校园壁垒和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一帧中国·万千气象特别版带领广大网友走遍21市州探寻大美四川的神奇之境10月4日我们来到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乐山马边大风顶:中国野生动植物基因库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中国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艺评】原标题: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邓崎凡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18年至2022年,累计1.46亿人次“打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建成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生动地阐释了这句话: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来源:新华日报长江,奔腾着浪花,也流淌着诗意。一部长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不断被审美和诗意表达的历史。《黄鹤楼》《滕王阁序》《芙蓉楼送辛渐》《岳阳楼记》……千古传颂的长江诗文中,相当一部分与长江名楼联系在一起。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何记忆?诗名:游子吟。即将远游之人的吟唱。作者:孟郊。孟郊,湖州武康人(一说是洛阳人)。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行走是一种体验,一种学习。行走于祖国的大好山河,就是在感受江山之壮丽,在体悟人文之鼎盛,在学习山泽之间淳美的民俗、品读大地之上无字的文章。这样的行走,必将升腾起我们心中对于祖国与民族最淳朴的情感。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才辈出,彼此之间,斗智斗勇,为今人留下了生动的三国故事。在我们激赏三国人物运筹帷幄的智慧、侠肝义胆的忠勇时,容易忘记这一时代诞生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家训文献,正是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得以见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三国人物内心深处的柔软。
今年的主场城市活动在兰州举行,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苏伯民表示,随着近年来文博事业大力发展,文物保护不再“深待闺中”,而是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增强了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通讯员 杨玲何谓英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何谓英雄?“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何谓英雄?“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昌区教育系统的老师们在春晚武汉分会场登上黄鹤楼吟诵名篇古今对话!
孟浩然是以诗而著名的大才子,要想比较全面地介绍他,自然不能不涉及他的诗。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山水田园诗巨擘,甚至有人认为,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我以为,王维与孟浩然两人相比,前者的诗多了一些书卷气,后者的诗多了一些自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