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河南众多的户外爱好者都关注了我号。随户外侦探家去旅行,每周都有精彩活动!在中国有句老话,叫“上山容易下山难”,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上山的路比较容易,而下山却比上山要难一些,那么,在户外活动中,这句老话还适用吗?
没有任何登山者会拟定让自己受伤的计划, 但是每年都会有山难事件发生。登山是好事,挑战自己也是好事。多少的山难是因为体力不支而导致遗憾,我想大部分没有走过过夜高山行程的朋友对这个导致山难的因素不甚熟悉,可能会觉得,山难,应该就是迷路啊、坠崖呀等等可怕的事件吧?
艹,不好意思,全走光了前一天,我幸运的在峨眉山金顶观看了云海、日出、佛光、雾松、雪景,还看到了日照金山的盛景,有幸远眺到了蜀山之王的贡嘎山。真是很开心,满满的自豪感和舒适感,终于到了下山的时刻,传说中峨眉山“上山容易下山难”,到底是啥原因呢,我们一起去解开谜底。
五一节假日是为数不多的连续5天的小长假,大家都出去游玩是正常的事,但也要做好自己的准备,关键时刻不能指望任何人,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相信大家这两天都看到过河南宝泉旅游区众多游客被堵在风景区,近万名游客因转运系统堵塞而无法及时下山,最后只能无奈走下十几公里的山路的情况。
爱好越野跑的跑友,估计大多有这样的经历:上山过程虽然喘气感强烈,但是感觉跑得还算顺利。然而经过长距离的下坡跑之后,很多跑友就会出现双腿僵硬、麻木或发抖的现象,比上坡要痛苦得多。 马拉松比赛后,很多跑友都有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体会,尤其是大腿前侧。
本期嘉宾陈凯歌、陈红夫妇冯小刚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像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就应该好好呆在象牙塔里,思考人类、民族性的精神问题”。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被同行认为应该待在象牙塔里,比较高冷的导演,这一次决定“下山”来接接地气,拍出了一部与他以往的电影风格不太相同的《道士下山》。
因为每天刚出发的时候,体力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但是,当你一股劲小跑到了海拔800米高度的小山上,体力下降的非常厉害,下山的时候,腿就有点发软,精、气、神虽然不错,但是要格外小心,以防摔倒,因为,下山摔倒和上山摔倒是两个概念,上山摔倒最多摔一跤,身体向前扑倒,有准备问题不大;下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