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疑似未成年人账号,所谓的疑似未成年人账号就是实名认证是成年人但实际玩游戏的是有可能是未成年人的账号,比如说一个小学生之前想打游戏用了他爸爸或者他爷爷的身份证进行了实名认证,那么系统又是如何检测出来的呢?
12月23日,腾讯已在旗下超过100款移动游戏产品内,实装人脸识别验证环节,包括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在内。腾讯表示,此举是为了针对性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不少玩家反映,已经在打开游戏时收到人脸识别验证弹窗提醒。
总是能在新闻上看到一类消息,某某未成年孩子偷用了家里多少多少钱,用于游戏充值,大小金额不等,有些确实是一笔巨款,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难以承受,一般这种情况,家长都会希望游戏公司能够返还金额,很多时候游戏公司也照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时间就多了起来,而家长们另一个担忧也来了,那就是孩子玩游戏问题。腾讯公司的《王者荣耀》也出现在文章中,据调查,《王者荣耀》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游戏,参与调查的学生中经常玩《王者荣耀》的达47.59%。
不知道有些小伙伴们会不会碰到这种情况,当你打王者的时候是不是会触发到人脸识别,这时候你就会很烦躁,有个粉丝给我留言说他一天触发了七次人脸识别,更离谱的是有时候在游戏过程中莫名地弹出人脸识别,这着实让人有些头疼,下面教大家四个方法能有效避免王者触发人脸识别机制。
6月17日,腾讯游戏宣布,将正式升级未成年保护措施,在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础上,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进行甄别,以解决“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
未成年人引发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厌学、打架、伤人等事件,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屡见不鲜。为了引导未成年人走上正轨,社会各界也是操碎了心。甚至在近日的刑法修正案草案中,也提到要进一步完善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规定。
文|王岳暑期,是孩子们从学校的课业中短暂“解脱”的时刻,但在这两个月的假期中,如何在孩子使用网络时为其护航,也成为了各大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大量孩子涌入网络世界,也对互联网中最大的娱乐载体之一 —— 网络游戏的防沉迷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月15日,澎湃新闻记者获悉,腾讯正在小规模测试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实名认证,但仍被判定存在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在游戏内自然月超过400元后,若想再次充值,系统将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一致才允许进行后续支付行为。
“60岁花甲老太太,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让腾讯陷入了沉思”。对此,今天中午,@腾讯成长守护平台 回应称,该账号17次触发并通过了腾讯健康系统的人脸识别验证,甚至在9月1日防沉迷新规正式生效后,该账号也有2次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