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秋节承载的情感与文化记忆(主题)——专访陕西民俗专家王智(副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祝盼 毛浓曦“回望历史,中秋节作为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跨越时间、地域、民族、文化的阻隔,承载着大家共通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
重庆南滨路夜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你知道多少?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祭月节、仲秋节、团圆节等。这一饱含秋季时令元素的节日,自古以来就以“团圆”命名,满载着思乡、思亲之情,寓意着美满与欢庆,丰收与幸福。
对海内外中华儿女来说,如今的中秋节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的象征,经过历史的沉淀,它凝结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正是“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
Mid-Autumn中秋又到一年中秋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千年之前,明月如何照在大文豪苏东坡身上?苏东坡又是如何度过中秋,书写月亮的呢?千年之后,我们依然在吟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原文发布于2024年9月17日,原标题为《农历八月十五,为啥叫“中秋”?》。节令之美|又是一年月圆时,关于“中秋”你了解多少?“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