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闷热得七窍冒烟的盛夏午后去照母山下的重庆川剧艺术中心看戏,现场的热闹实在超乎我的预期:两点开场,不到一点半已有戏迷冒着骄阳赶来,按照防疫要求,排队、测温、登记、取票,大厅里人头攒动,热议着即将上演的大戏,一派熙攘,不过还好,大家都自觉戴好了口罩。
当地时间24日晚,在新修缮好的维尼亚德尔玛市政剧院里,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带来的经典川剧《白蛇传》演出圆满结束,剧场内爆发热烈不断的喝彩声和掌声。维尼亚德尔玛有个好听的名字,被称为“海边葡萄园”,气候宜人,景色秀丽。
川剧《白蛇传》演出现场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说到《白蛇传》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白素贞”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6月25日下午,由刘谊、周婷、杨坤昊、谢章洪、刘稣等主演的川剧《白蛇传》,就将这一流传千年且极富浪漫色彩的神话爱情故事搬到了四川省川剧院剧场。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复排工作,近日(30日)由南充市川剧团复排的传统川剧剧目《白蛇传》全面完成,正式登台与观众见面。此次《白蛇传》全新复排,将繁琐的文戏进行精简,增强现代舞美设计和光影效果。据了解,该剧是我省首届川剧汇演重点剧目,将于本月5号至6号在成都城市音乐厅开票。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瞰中国》栏目面向海内外推出三集航拍系列中国戏剧短视频,12日起陆续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出。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白蛇传》曾感动无数人,但川剧版的《白蛇传》你看过吗?6月3日,重庆市川剧院推出经典剧目《白蛇传》,在端午节当日为市民奉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近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首批2022年度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完成授牌。陈智林、肖德美、崔光丽、刘谊、李伯清、魏明伦、杜建华、陈巧茹、刘露、廖忠荣10位文艺工作者入选。工作室将如何运转,名家们又有哪些创作、传承计划亟待实施?记者专访了每位入选名家,听听他们的想法。
5月10日,在首批获得“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授牌的国家一级演员刘谊的办公室里,刘谊正在为下午《草鞋县令》的合成彩排做准备,最近一个月的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草鞋县令》剧组的演员们都在这里工作,为《草鞋县令》代表四川冲击中国艺术节做最后的冲刺。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7月2日晚,随着青年演员尹莲莲、黄海威主演的《拦马》的上演,四川省川剧院“川剧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正式亮相2023香港“中国戏曲节”。这也是继《白蛇传》《和亲记》之后,在中国香港高山剧场新翼演艺厅上演的第三场川剧演出。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 实习生 莫默蕾“锣鼓一响,巴蜀好戏开场;大幕初开,古今文脉流淌。”11月29日晚,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联主办的“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12月29日下午2点半,《回望芳华,致敬经典——四川省川剧院建院60周年专题片》拉开了四川省川剧院建院六十周年庆祝仪式的序幕。现场,魏明伦、沈铁梅、任庭芳、左清飞、陈智林、崔光丽、刘谊等戏剧戏曲界名家以及文艺院团负责人等齐聚一堂,祝贺省川建院60年。
新闻里面找新闻,竖屏模式更亲粉!四川观察《联播观察》专区新潮上线。《联播》深一度、观察近一步,每晚8点,四川最权威时政新闻栏目换个姿势,带您一起“网感”四川。11月30日,《四川新闻联播》关注了“川流不息”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中国香港报道 实习生 王仕豪梨园百花绽香江,川腔蜀韵显悠扬。7月2日晚,2023香港“中国戏曲节”将迎来“川剧经典折子戏专场”,这也是四川省川剧院继《白蛇传》《和亲记》之后的第三场演出,将在中国香港高山剧场新翼演艺厅精彩上演,引发众多戏迷期待。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邓涵予 吴平 摄影报道川剧锣鼓响起来,《巴山秀才》《易胆大》《白蛇传》海报做成“不负韶华·砥砺初心”图片展渐次排开,戏迷、川剧人们在四川省川剧院外纷纷合影留恋,记录下他们心中的值得铭记的一刻——12月29日,四川省川剧院建院60周年活动在成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