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堂,我们老家称它为“zhu”子,上面写着已经去世的先祖的名讳,听老人们讲,以前全村里只有一张,并配有祖先的画像,叫做“影”,供在祠堂里,每年年三十,各族支或轮流或集体杀鸡宰猪,蒸馒头、蒸“花山”,把祭品送到祠堂,然后仪式隆重的把祖先“请”回祠堂,年初一早晨,全村人都去磕头拜祭,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并祈祷未来。
山东年俗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与实践,又兼具齐鲁地方特色,生动演绎中华文明的齐鲁节奏。齐鲁文化崇礼仪、重伦理,在年俗中的表现就是重传统、讲究多。 腊八老百姓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的序幕,而年味第一味是腊八粥。腊八是在腊月,腊月是一个新旧交接的岁尾月份。
在我的农村老家,尤其是在我的家族里,每逢春节有个习俗叫“请家堂”。供奉家堂的这家长者把家堂轴子从柜子里取出来,这是一块宽一米五、高一米八左右的布制的卷轴,卷轴的两侧是一副对联,大多是功德、忠孝之类的内容,卷轴正上方的中间位置为对联的横批,横批下面画着厅堂楼阁和高祖的画像,楼阁有一供桌,供桌的下面是一条甬道,这条甬道将整幅卷轴一分为二,甬道的左右两侧是一排排类似于座位一样的竖格,逝者的名字按辈分就写在每个竖格里,男左女右对称分开写。
在春节期间,山东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请家堂”就是其一。过年是家庭团圆的时刻,这种团圆不仅仅限于活着的人,也包括请“老祖宗”、已故的先人“回家”过年。对山东老百姓来说,有“不请家堂不叫过年”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