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轩 摄俺村俺家年味浓|正月里来大秧歌俺村俺家年味浓|正月里来大秧歌俺村俺家年味浓|正月里来大秧歌俺村俺家年味浓|正月里来大秧歌俺村俺家年味浓|正月里来大秧歌俺村俺家年味浓|正月里来大秧歌俺村俺家年味浓|正月里来大秧歌
编者按: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无数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热闹的舞龙舞狮,从精致的糖画制作到传统的庙会民俗,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过年的习俗紧密相连,为春节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红灯高挂,锣鼓阵阵,唢呐声声,舞扇翩翩。每年正月,临县的村村寨寨都会自发组织秧歌队进行展演,不仅传递新年的喜悦,更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展示。这不,农历大年初一一大早,临县碛口镇的乡亲们便自发地举起花伞,敲起锣鼓、扭起秧歌。
水母网1月2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刘福轩 摄影报道)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海阳大秧歌已进入集中排练期。在海阳,“没有秧歌不叫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红火热闹的秧歌团串村表演,恭贺新春,并远赴省外为全国群众呈现规模宏大的视觉盛宴。
1月29日,村民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水滨村舞狮拜年。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各地群众参加特色民俗活动,过红火中国年。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1月29日,在山东省枣庄市税郭镇三屯村,民间艺人表演舞龙。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各地群众参加特色民俗活动,过红火中国年。
当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各地群众参加特色民俗活动,过红火中国年。1月29日,人们在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举办的新春活动中游玩。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1月29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方峪村村民在扭秧歌。
锣鼓喧天辞旧岁,秧歌闹春春意浓。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潍坊市昌乐县市民文化体育公园人头攒动、热闹非常,一场“拜大年”民俗展演活动正在举行,来自昌乐县各镇(街、区)的民俗展演队伍用精彩的表演为群众送去一场丰盛的传统文化大餐,拉满了春节喜庆团圆的氛围感!龙腾盛世,竞飞蓝天。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4日讯 赏民俗,品年味。春节期间,传统的民间艺术、精彩的文艺演出每天都在上演。在潍坊昌邑,多地组织多彩民俗活动共庆新春佳节。在昌邑市围子街道滨河东路网红打卡地,从大年初一就迎来了多支锣鼓秧歌队。
在临沂客户端讯隆冬时节的晌午,金黄色的阳光洒满沂南县湖头镇黑牛石村。吃过早饭,收拾完家里的活,65岁的张春荣和她的“小伙伴”急急忙忙往村里的文化广场赶,她们要参加大年初一的巡回表演彩排。换上喜庆的服装,系上红绿绸带,套上旱船,张春荣就和30多名村民一起投入到热闹的彩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