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日)下午,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产业发展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认为,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不同,互联网具有草根性,对资源的依赖少,但是人工智能对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草根创业变得很难。就此而言,人工智能对大公司更友好。
7月4日,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产业发展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提出,“人工智能有一个非常长的过去,但是有一个非常短的历史,长到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短到过去七八年GPT出来,而GPT的潜力还没有被完整探索。”
2024年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本次大会上发言时表示,如今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人工智能,与过去数十年的人工智能是不一样的,未来的十年将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十年。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的成本直接决定创新成本。”“杭州的新型算力中心可以支持高达万亿参数的基础模型。”9月26日,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配套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发表上述观点。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9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分享了自己对AI、AI+和AI基础设施的思考。他提出,AI+不是AI和产业的简单结合,而是数据、模型和算力的组合。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人工智能有一个非常长的过去,但是有一个非常短的历史。”7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GPT的潜力,到今天还是没有被完整探索出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人工智能已是一个非常革命性的发明。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演讲中谈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时表示,GPT的潜力还没有被完整地探索。在他看来,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新阶段,其潜力尚未完全挖掘。
在9月5日举行的2024外滩大会开幕式上,24岁的独臂男孩周键借智能仿生手演奏钢琴,在舞台上定格了温暖一幕。“人工智能虽然有很长的过去,却只有很短的历史。”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开幕式上分享了他对AI+、AI基础设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