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8岁,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内老是挤眼睛,家长初判是电子产品看得多,眼疲劳所致。过了一阵子,孩子挤眼睛的频次并没有减少,于是,家长带孩子去当地综合医院眼科就诊,医生给做了个检查,说在报告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便给开了眼药水和涂剂,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挤眼睛的症状有所缓解。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8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高琛琛)男孩总是吸鼻子、清嗓子、上课怪叫,其实,他不是故意调皮,而是患上抽动障碍。每年的10月30日是抽动障碍关爱日。为唤起全社会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关注与关爱,27日,武汉儿童医院举办抽动障碍关爱日科普讲座及义诊活动。
一个12岁的男孩,去年暑假的时候,孩子妈妈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不停地耸鼻子,皱眉,翻白眼的症状,一开始没当回事,认为就是结膜炎,买了点眼药水,后来孩子症状逐渐加重,甚至出现了污言秽语,肢体抽搐,频繁吸肚子,耸肩的情况,家长这才找到我,经辩证确诊为抽动症。
乐乐是一个7岁的男孩,刚刚上小学1年级,最近2个月以来,乐乐总是不时发出“吭吭”清嗓子声音,自己不能控制,并且没有咽喉部不适症状,也没有咳嗽咳痰症状,自行按照咽炎治疗1月余,给予口服药物及含片治疗,无缓解,且上述症状渐渐加重,清嗓子的声音渐渐增多,同时,孩子显得躁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在癫痫门诊上,经常有这样的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就诊,她们说,孩子有频繁眨眼、挤眉、吸鼻、撅嘴、清嗓子等症状,后期逐渐呈多样化,轮替出现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这些症状与癫痫发作有相似之处,于是很多家长就怀疑,难道我的孩子患上了癫痫?
最近,#7岁娃每天学习6小时患上抽动症#、#8岁男童因父母过度训斥致抽动症#等抽动症的话题频登微博热搜。杭州一位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暑假每天花6小时学书法、围棋、英语、游泳,日常眼睛会不由自主地往上翻,被确诊患上“抽动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孩子突然出现不自主的眨眼、挤眉、吸鼻、咧嘴等情况,这些症状时好时坏,交替出现,有时候症状消失了,可是很快或者较长时间后又开始扭颈、点头,耸肩甚至鼓肚子,有的喉咙还会发出一些异常的声音,如吭坑或者表现为啧嘴,甚至还大声叫一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