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文章讲到,诗句或对联如果遵循了平仄交替和平仄相对等一些基本规律,吟读起来就会朗朗上口,否则要么拗口难念,要么索然无味。那么具体有哪些规律呢,一起来看下吧。一、什么是平仄?平仄就是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平就是平声,指某个声调不升不降。
三分钟学习研究对联平仄声律问题。这是一副当代对偶联,按理应用当代的声韵来分析,出句正格为:平平平仄仄,因1 3 5不论是合理的,但对句出现孤仄,“读”“人”2 4同声,又非拗救之列,但这两句肯定是对联,所以用平仄声律来分析是不通的。
《诗联小知识课堂》第三讲,我们讲了:七言绝句格律——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了解了七言绝句格律,再此基础上,七言律诗的格律就非常简单,绝句首句平起仄收式是二四句句尾押韵(平音),律诗为八句,二四六八句句尾押韵(平音)。
对联的七言联,其标准平仄格式有这样几种: 其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有昨天与文联主席刚好聊到此历经200多年才对上的绝对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此联被传为千古绝对。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总有一些字眼如璀璨星辰,虽不常现于日常交流,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样一个字——一、“仄”字怎么读:仄,读作仄(zè),汉语二级字,二、“仄”字的基本释义:1.倾斜摇晃。会意:小篆字形象人侧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状。(方言:仄歪。
中国古诗,从《诗经》到魏晋诗歌,格律都尚欠谨严,到了南朝永明年间,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探索,周颙、沈约等人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充分考辨音乐与诗歌的相互关系,并生成一种新的诗体:“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倡导诗文创作讲究四声八病,恪守声律,务使声音平仄相错,高低相对,以求各种乐音相协的错综和谐的律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