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1941年3月11日,苏军情报部门向坦克兵总局汇报了德国人的最新情报,称德国人正在研制三种新型坦克,其中两辆分别对应VK3601和VK3001系列,但是最后提到了一种非常离谱的玩意,一辆全重达到90吨,安装一门105mm高射炮和两门20mm机炮以及4挺机枪的超重型坦克,且这辆坦克已经交付德军部队。
由大卫·阿耶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狂怒》,获得了不小的成绩,讲述了盟军的一辆坦克阻击了德军的一个师的党卫军。苏军KV-2重型坦克。网络图其实,二战时苏军的一辆坦克KV-2也阻击二个德国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人们的印象中,二战时期苏联最著名的坦克是T-34中型坦克,事实上,在战争初期,最令德军吃惊的是苏军的KV重型坦克,论战单车战斗能力,KV坦克是胜过T-34的,更远胜战争初期德军所有型号的坦克。KV的诞生二战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
自坦克在一战诞生以来,为了使本方坦克能在战场上占据上风,各国从未放缓对这种钢铁怪兽的研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的大规模运用让其研制与发展迎来了巅峰,出现了各种各样性能优秀的坦克,说到苏联坦克,对比同时期坦克我们会发现,其拥有着性价比高,操作简单,装备大口径主炮等特点,因此这也让苏联坦克拥有了一个专用形容词,“暴力美学”。
但由于在人力、物力资源乃至更重要的政治资源上,列宁格勒都较哈尔科夫占优,所以在研制“通用坦克”的问题上,科京原先那个比对手更大、更重、更强的大方针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因为目标的明确而变得清晰起来——科京意识到此前SMK与T-100 55吨的重量已经是多炮塔坦克的设计上限了,无法再通过加厚装甲来提高防护了,只有单炮塔的布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获得更好的装甲和机动性,所以在SMK与T-100两个项目止步不前的同时,科京决定利用这两个项目此前取得的部分成果,再借鉴哈尔科夫方面在对BT-7M的改进中的有益尝试,搞出一个“通用坦克”项目。
【仅代表作者观点】从多炮塔到单炮塔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便成为世界上第一坦克大国,当时苏联红军装备的坦克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辆。不过,当时苏联红军装备的坦克,主要是轻型坦克,以T-26轻型坦克为主。对于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苏联军方也予以一定的关注。
三、KV-1的技术特点1.基本布局KV-1的车组为5人,但是分工和西方的5人车组不太一样,分别为炮塔内的车长(兼任装填手)、炮长、机械师(副驾驶员),车体内的驾驶员和机电员。驾驶席位于车身中间偏右的位置,前面有个小观察窗,盖板可以在不作战的时候推开,以提供更好的视野。
这个重达52吨的钢铁巨兽装备有一门76.2毫米主炮,两门37毫米副炮,以及5挺机枪,犹如一台移动的“火力炮台”,想要运作这个炮台需要11名成员同时操控,而这头“多头怪兽”是苏联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重型坦克,KV系列的前辈。
▲“鼠式”的“陆地巡航者”3D风格获取动画各位《坦克世界》的玩家们大家好,在咱们游戏中“团队之盾”这个无比威武的称号,永远都属于D系10级重型坦克“鼠式”,这台人类历史上最重的坦克在《坦克世界》中已经陪我们度过了10个年头,而在“假日行动2021: 获取大型补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