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好戏曲人才培养,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小梅花 朵朵开”第25届“中国少儿戏
源于明末清初,在民间“茶篮灯”、“采茶歌舞”、“三脚班”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赣南采茶戏,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客属乡亲的喜爱。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上集《茶童戏主》是赣南采茶戏唯一保留完整的一出大型传统剧目,是根据流传在赣南山区的茶山故事整理而成的。本片是根据此剧改编的同名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79年(原名《茶童哥》,根据高宣兰整理、王军执笔的一九六二年演出本改编),著名导演吴永刚执导。
4月27日,国内顶流艺术刊物《文艺报》发表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的专版评论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著名评论家欧阳逸冰,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等国内知名专家对剧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5月30日晚,去年获得文华大奖提名奖,此前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认可的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登陆第三届全国戏曲会演舞台,极目新闻记者现场观剧后发现,编剧盛和煜此前在媒体见面会上提到的“小切口大文章”所言非虚,《一个人的长征》通过对“骡子”这个人物的精准塑造,完成了红色叙事的“高光突破”。
吉安地处赣江中游,历史上经济曾比较发达,崇文重教,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之称。吉安戏曲活动源远流长,孕育了极具特色的地方戏剧——吉安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是全国戏曲普查后确定的348个地方戏种之一和江西省本土23个地方戏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