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杨文颖 记者 曹露婷“炸到的时候,我以为要毁容了!”1月30日,即将出院的贺先生(化名)连连向钱江晚报小时健康小站、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急诊外科团队道谢。除夕夜,他被烟花炸伤,心情沉重。
临近年关,“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多了起来。走在大街小巷上,我们时常能看到小孩儿玩鞭炮的身影,甚至能看到大人带娃燃放烟花爆竹的身影。烟花爆竹虽好玩,燃放效果也好看,但这稍纵即逝的美好背后,却潜藏着不少安全隐患。
图/IC photo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朵朵迎新春。虽然很多城市实施禁放政策,这一传统习俗依然让不少人寻找燃放之地,在烟花爆竹声中辞旧迎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急诊外科副主任王传林提醒,一直以来,烟花爆竹炸伤发生最多的时间点就是节假日,40%以上是滥用/误用烟花受伤。
春节,是阖家团圆、喜庆欢乐的日子,爆竹声往往为这个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氛围。然而,根据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近年来的门急诊数据,每年春节期间,因鞭炮炸伤而前往医院就诊的人数也不在少数,其中儿童和青少年更是高危人群。
国庆临近,部分村庄社区以璀璨烟花迎接假期的到来,不过,玩烟花爆竹可得当心危机暗藏!近日,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被烟花“余弹”炸得面目全非的男孩,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已经稳定。医生提醒,烟花爆竹属于爆炸物,余弹、哑炮等也存在较大危险,玩耍时切不可掉以轻心。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9日讯(通讯员 曾映 于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假期本是张灯结彩、阖家欢乐的好时光。但在这个时期,常会出现令人揪心的事——青少年及儿童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眼睛受伤,比如过年避不开的娱乐项目——放烟花爆竹。
红网时刻新闻2月19日讯(通讯员 曾映 于毅)“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假期本是张灯结彩、阖家欢乐的好时光。但在这个时期,常会出现令人揪心的事:青少年及儿童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眼睛受伤,比如过年避不开的娱乐项目——放烟花。
红网时刻新闻1月30日讯(通讯员 杨欢)春节期间,不少孩子热衷于燃放烟花鞭炮,但如果不注意燃放安全,极容易酿成意外事故。大年初一,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急诊大厅来了一对就诊母子,小男孩叫小喆(化名),捂着眼睛哭闹不止,妈妈告诉接诊医生,小喆和朋友在楼下玩鞭炮,眼睛不慎被鞭炮意外炸伤。
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节来临,放鞭炮年味浓。患儿,女,6岁3个月,因“鞭炮炸伤头颈部10小时”入院。查体:体重24kg,左头颈交界处可见烧伤后创面,约1%,创面呈黄黑色,痛触觉消失,皮温低,肉眼可见小洞,无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