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吃了五六颗蚕豆后,又是肚子痛又是呕吐,被家长紧急送到嘉兴市妇保院,结果确诊是蚕豆病。轩轩爸爸想起来觉得后怕:“去年妈妈给他吃过2颗蚕豆,觉得没什么事,所以这次给他吃也以为没事,孩子肚子疼、呕吐的时候,我们以为是有蛔虫,还给他吃了蛔虫药,后来我们那的医院说是食物中毒,我们才害怕
图源视觉中国春末夏初正是蚕豆上市的季节,绿色新鲜的蚕豆成为餐桌上的一道备受欢迎的佳肴,但是并非人人都能享受这种美味,益阳南县2岁4月的男孩瑞瑞就因吃了炒的蚕豆后出现发热腹痛,面色发黄等不适,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就是俗称的“蚕豆病”。
“蚕豆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遗传疾病,在我国,它的分布呈“南高北低”的规律,如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海南、云南、贵州等地区人群患病率较高,且近几年文献表明这种病常常“重男轻女”,G6PD基因由X 染色体携带,该病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有些孩子在食用蚕豆,特别是新鲜的蚕豆后不久便出现严重的红细胞破坏,表现为脸色苍黄,同时尿液呈可乐或是酱油颜色。这种与蚕豆相关的急症被称为“蚕豆病”。蚕豆在我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南豆、胡豆、佛豆、罗汉豆、兰花豆、坚豆、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