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总统,罗斯福每天都要听取大量汇报,处理各种各样的棘手事务,这封来自科学界的信本身并没有引起他多少兴趣,但信末的署名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这样一位开宗立派的划时代科学家,为什么要给总统写信,又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
其实爱因斯坦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不少的科学家就像是走火入魔了似的,在某一个阶段会开始疑神疑鬼,试图去推翻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始不相信科学,也有人说科学的尽头就是神学,听起来好像有几分道理,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认为的?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扬】一封爱因斯坦1939年夏天写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页信件,将于9月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卖。据英国《卫报》26日报道,信中提醒罗斯福,德国可能会利用核技术发明原子弹。据佳士得估计,这封信至少400万美元。
1945年7月16日凌晨,一道耀眼的强光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上方炸开,一个巨大的蘑菇状火云冲天而起,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原子弹就此诞生。这颗代号“三位一体”的原子弹,被参与研制的物理学家亲昵地称为“瘦子”。这个小名叫“瘦子”的原子弹,很快就改变了日本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
恐怖的裂变—原子弹的发明。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核动力公式E=MC2。20世纪3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和德国物理学家哈恩、施特劳斯等人先后在原子物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他们都曾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则必须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鉴于在任何未来的世界大战中肯定会使用核武器,鉴于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世界大战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它是大国威慑,不是某编信口胡侃的“小学数学”;它是精英智慧,不是乌合之众眼中的“战狼游戏”;它是战略沉默,不是狗急跳墙一般的“声嘶力竭”。1945年,一枚原子弹摧毁了整座日本城市,核质量仅仅0.6千克。这个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弹裂变那一刻,天地间发出白色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