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南都记者从广州边检总站获悉,28日除夕是春节假期首日,总站各出入境口岸迎来客流高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春节来中国,除夕当天,入境外国人超5600人次。总站预计,春节假期期间,各口岸出入境人员量将超过41万人次。
年饭香,鞭炮响,新年新气象,龙年春节中国人过得热热闹闹,烟花装点着城市上空,处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在昆明的外国友人们也入乡随俗,一起融入新春的年俗,感受同一份喜悦,庆祝春节的到来。David与家人的年夜饭澳大利亚洋女婿:“中国年有家的感觉!
1月28日晚,农历除夕,外籍游客在外滩滨江步道上欣赏黄浦江两岸夜景。据悉,2025年春节期间,上海市景观照明开启重大活动模式,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其中,外滩、北外滩、小陆家嘴地区等核心区域重要单体建(构)筑物,都换上“新春晚礼服”。
德国是一个有学霸气质的国家,平时的许多电视综艺节目都是答题竞赛,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的普通市民都来报名参加考试,在现场抢答各种知识考题,胜出的人可以赢得巨额奖金。打开电视,每个频道都是这样的节目白天黑夜地播放着,再就是新闻和各类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的栏目,这里没有“乘风破浪的姐姐”。
2023年1月21日是中国农历新年除夕,来自尼日利亚的王成礼拜访了长沙本地的朋友邓先生,体验了一把中国味道的新年。这是王成礼在中国度过的第五个新年,不太一样的是,今年他特意从北京赶到长沙,尝到了地道的湖南菜,还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金檬 施雄风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两天,广东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逛灯会、看大戏、学剪纸、写书法……来自巴西的两名大学生路易莎和辛迪娅初次体验“中国年”,玩得不亦乐乎。“原来那是铁水洒在空中形成的火花,真是璀璨夺目!
新华社沈阳2月16日(记者王莹、丁非白)在沈阳市八经街,一家阿拉伯风格的咖啡店在春节假期照常营业,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慕名前来。这家店的老板是一位叙利亚人,中文名叫林圣开,虽然已经在中国过了十几个春节,但是今年对他来说意义最为不同。
“今年,我的妻子和女儿也来上海过年了。除夕夜,我会和许多中国人一样跨年守岁。”这位入乡随俗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外教——伊斯梅普尔教授是伊朗的著名诗人、神话学家。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讲授伊朗的历史文化和巴列维语(中古波斯语),同时也是一位铁杆“中国迷”和“杜甫迷”。
1月29日,外籍游客来到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体验精彩中国年。韦 旋摄(人民视觉)这两天,广东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逛灯会、看大戏、学剪纸、写书法……来自巴西的两名大学生路易莎和辛迪娅初次体验“中国年”,玩得不亦乐乎。
1月28日除夕当天,春节黄金周正式开启。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春节首日出境游玩的国人扎堆出发,中国游客的出游目的地覆盖2100余个境外城市。与此同时,更多外国游客入境体验中国年俗,老外热衷前往中国二三线“小城”打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1月28日电 题:外国人在福州过中国春节 于非遗里寻“福”作者 叶秋云“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它充满了魅力和深厚的底蕴。”1月28日农历除夕,来自菲律宾的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生郭信芳认真细心地剪着窗花,一剪一折,一朵红花跃然而出。
□本报记者 李晓舒“‘加特林’怎么卖?”“便宜点了,老板!”“再要两挂三千响鞭炮,除夕晚上放,热闹!”农历腊月二十九,来自德国的斯蒂芬·史怀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鞭炮摊老板讨价还价。斯蒂芬来中国15年了,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的妻子是安阳人,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编者按:春节不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1月30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四海同春中国年”全媒体报道,邀请在海外的山东人和在山东的外国友人讲述过年的经历,展现多元文化交融下中华文化的魅力,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