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还藏着我们的乳名、胎记、童年的笑、少年的梦……6月22日周六下午,说闽五周年沙龙分享会第二场在念地咖啡拉开了帷幕。这一场沙龙以「回味:一起聊聊小时候听到的闽南话」为主题,说闽请来了四位朋友分享他们的故事,与线上线下的观众一起寻回儿时说闽南话的记忆。
为庆祝202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家教,做好闽南方言的传承和保护,5月30日上午,鲤城区举办“存正心、守正道、养正气”新风正气福建名片践行活动暨儿童闽南语故事大赛。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总工会主席曾朝阳出席活动。
但人们似乎都不担心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要嘛无感,要嘛觉得与时俱进,顺其自然,不需刻意去做什么。记得很多年前,泉州本土一媒体在自己的小众网站发出一个视频,视频里的人全部是本地人,观看的人也大多本地人,但视频里的人却用着番薯味十足的闽普在交流。
【港澳台专线】闽南乡音连两岸 童声同语话同缘中新社泉州5月19日电 (记者 孙虹)“乡音连两岸、海丝共传承”,历时10个月,第六届海峡两岸(泉州)闽南童谣大赛暨“丝海同声”闽南话讲故事大赛19日在福建泉州举办汇报演出暨颁奖仪式。
最近,晋江百宏公司CD区职工之家四楼多功能厅一改往日的宁静,传来阵阵欢笑声,靠近一听,原来是七八十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闽南语。在社工和志愿者们的教学下,孩子们从零开始,先学起了闽南语数数,而后是闽南语童谣。在一旁陪伴孩子的家长们也兴致盎然地加入到学习闽南语的队伍中。
早报记者 龚翠玲 傅蓉蓉 文/图“阮兜大厝边,下着一块椅(我家大屋旁,放着一张椅);阿公暗头会惦这,给阮讲故事(爷爷傍晚会在这,给我们讲故事)……3月28日下午14时15分,鲤城区第五实验小学里,脍炙人口的闽南童谣《听讲古》响彻校园。
中新网漳州4月14日电 (黄林苹)14日,“不忘乡音 流传乡情”漳台亲子闽南语研习公益活动在福建漳州市青少年宫举行,30组漳州和台湾家庭约60人到场参加。图为“不忘乡音 流传乡情”漳台亲子闽南语研习公益活动现场。
福建日报客户端· 新福建4月15日讯(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黄林苹)14日上午,“不忘乡音 流传乡情”漳台亲子闽南语研习公益活动在市青少年宫举行,30组漳籍和台籍家庭约60余人到场参加。活动由漳州市青少年宫和芗城区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施远圻 文/图用闽南话说书,在泉州叫作“讲古”,专业讲古的人被尊称为“讲古仙”或“讲古先生”。这学期起,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开设“闽南小戏台”,鼓励广大学生与老师、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创作闽南语短视频,其终极目的便是挖掘并培养孩子们的“讲古”兴趣。
我觉得闽南话是最难学的语言。我印象很深的一次,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我爸爸跟我说:你看看四楼的某某某。回家就跟爸爸妈妈说家乡的话。你也不会说。我们四楼的邻居家有两个大男孩,比我大一点,也就是小学初中的样子。他们平时和我们玩的时候,都说一样的话。
12月10日,中外青少年“闽南语”快闪秀在福建漳州古城上演。中外青少年在中西音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挥舞手中的中国结、手写“福”字、寄托美好祝愿的手牌,展现“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漳州的热情友好。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12月10日,中外青少年“闽南语”快闪秀在福建漳州古城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