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传统文化中的“四神兽”,来源于古人的星神崇拜,是古代神话与表文学的结合产物。古人将黄道(太阳和月亮经过的天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这二十八宿又分为四方星野,于是形成了“四兽”。
在古代,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中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龟蛇)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是为“四象”。也称“四神”、“四灵”。在《周易》中,四象是指从两仪(阳仪和阴仪)衍生出来的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即指四季天然气象。
盘古,又称盘古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桐柏一带传说其出生于一枚龙蛋,由应龙抚育出生。盘古神话先以民间传说流传至东汉时代,直到三国时期才出现文字记载,最初见于唐代《艺文类聚》所引三国吴人徐整创作的《三五历记》, 信仰主要流行于桐柏、泌阳一带。
上古四大神兽也代表着四个方位的神灵,其中也融入了五行元素在里面,东方青龙为木,西方白虎为金,南方朱雀为火,北方玄武为水,中央黄为土,而中央的黄代表为黄龙,在《淮南子》提到五龙之一的黄龙,也即应龙位居中央,乃四兽之长。
小时候古惑仔题材电影大火,混社会的大哥们的纹身都是青龙白虎左右胳膊各一边,显得气势凌然,充满邪性。青龙、白虎是我们中国人最常听说的神话元素。我们大部分人同样也认识其余两位,它们合成“四象”,即各据一方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在一些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类的说法,它们代表什么意思?究竟是什么来头?原来这和天文学还有不小的渊源。图片来源:百度百科华夏四民族,图腾成星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我国古代称为四象,也称四灵、四陆或四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星空划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