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6日)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法治与伦理”展开讨论交流。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态度总是矛盾的,期待之余又怀有一丝担忧和恐惧,这在科幻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5年7月刊《机器人科幻的奠基》一文,作者:尹传红)开篇语有媒体报道:德国某工厂一名22岁的外包员工遭遇机器人意外伤害而身亡。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一般是科幻作家对机器人的担忧和想象,难道科幻真的会变成现实!机器人有没有“道德标准”的约束?
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19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 之后的科幻作品一直把这三条原则奉为圭臬。这三条原则就是:1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被伤害而袖手旁观;2 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与第一条原则相矛盾;3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与以上两条原则相矛盾。
【机锋资讯】6月30日消息,还记得几天前俄罗斯的那个已经重新两次编程,但还是意图逃跑的机器人吗?这台机器人被媒体广泛报道,无非是因为人们都在惧怕人工智能会有自己的思想。而现在有人就打造了一台让机器人有自己的意识。
新京报读者在中科院力学所听讲座。 大家纷纷围着“跳广场舞”的机器人拍照。 微信 微博 官网 2015年7月11日,500余名市民游客参加了海淀科教体验游活动,先行感受了六大主题产品中的5条体验游线路。由此,北京海淀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2015中关村科教旅游节体验游活动正式启动。
作者:李酥酥1晋溪溪是个机器人。她有一张妩媚多情的脸,唇角扬起一个精妙的弧度,介于调情与天真之间,肌肤摸上去细腻而温暖,不说的话谁也看不出她是个高级智能机器人。曾有人花天价买她,詹亦尧却只一笑,撩起她一缕长发在唇边随意地吻了吻。“这是我的无价之宝,多少钱我都不会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