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耿珊珊 通讯员黄洋)惊悚的剧情、缜密的推理,眼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密室逃脱的娱乐项目。9月8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江汉区法院获悉,有人因玩密室逃脱被“女鬼”吓傻摔骨折打起了官司,法院认定消费者自担部分责任。2022年2月,赵某与朋友参加某场馆的密室逃脱游戏。
温州瑞安法院近日审结一起因玩密室逃脱游戏引发的侵权纠纷案件,一名玩家受惊吓从台阶滚下造成骨折、头皮裂伤,涉案经营者因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被判决承担70%的赔偿责任,向玩家支付2.3万元。2021年11月15日,郑女士与同伴前往某密室逃脱馆体验。
小兰将密室逃脱的经营公司某文化传播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40余万元,法院经公开开庭审理,综合考虑密室逃脱游戏的特点、双方的过错程度,酌情认定某文化传播公司对本次事故承担70%的责任,小兰承担30%的责任。
密室逃脱是当下流行的实景逃脱类游戏,以极强的沉浸式体验感吸引玩家参与。密室逃脱的NPC(非玩家角色)不仅能够渲染游戏中紧张、惊悚的氛围,还能够在玩家进行不下去的时候给出线索,帮助玩家完成闯关。但是,玩家在体验密室逃脱游戏时被NPC吓到,逃跑过程中摔倒受伤,损害责任谁来担呢?
央视网消息:“江苏高院”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16日下午,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全省首例未成年人参与“密室逃脱”娱乐活动致人身损害赔偿案公开宣判:被告某娱乐中心赔偿原告黄某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共计18790.
阴暗狭小的空间,若隐若现的黑影,环环相扣的机关,错综复杂的谜题……近年来,“密室逃脱”类新兴沉浸式实景游戏风靡,其凭借益智性、挑战性、互动性等特点,广受青少年群体追捧和喜爱,成为了寒暑假、节假日期间青少年聚会交友的一项热门活动。
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总台记者白杰戈 孙莹)近年来,密室逃脱类的真人实景游戏受到不少年轻人欢迎,但在幽暗密闭的空间内,因为游戏情节或人物惊险刺激,导致玩家在慌乱中肢体受伤,引发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些案件中,法院如何判定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责关系?
近年来,密室逃脱类真人实景游戏受到不少年轻人欢迎。然而在惊险、刺激、恐怖的游戏过程中,玩家在慌乱中受伤从而引发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密室逃脱中意外受伤谁来担责?事先签订“免责条款”是否就能免除经营者的责任?经营者又该如何完善相关责任和义务?
惊悚悬疑、热门IP、冒险解谜、真人NPC……因其沉浸式的体验,密室逃脱成为年轻人中最潮的娱乐游戏。但密室逃脱环境常常比较昏暗,还有追逐、惊吓等活动,玩家受伤时有发生。针对此类侵权纠纷,应当如何依法界定与规制,引起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