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青岛报道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7月30日在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资产负债表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可以说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和收缩决定了经济是增长还是收缩。从这点来看,资产负债表应当成为当前宏观政策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应当成为当前政策的一个着力点。
“当前经济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源于微观主体预期转弱和资产负债表受损形成负反馈循环。”7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将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宏观金融分析报告《经济弱势复苏政策亟待破局》(下称《报告》)指出。
对症才能下药,把脉中国经济,资产负债表是否真的不想奋斗?“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概念最早由辜朝明于2003年提出,原意是指:经济衰退是由于股市以及不动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之后,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度扩张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企业负债严重超出资产,因此,企业即使运作正常,也已陷入了技术性破产的窘境。
继招行行长助理彭家文在2023年中期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势在必行后,农行副行长林立也表示,将抓紧制定存量按揭贷款调整的具体操作细则。由此,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并不久远,一旦推出,居民资产负债表重整将进入借贷双方齐心协力修复的新阶段。
疫后经济复苏从修复资产负债表开始当前,我国疫后经济复苏关键是尽快修复住户(一般居民)、企业、政府三大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推动经济运行重回正常轨道。经历三年疫情,叠加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及国内经济的结构性、周期性问题,三张资产负债表不同程度受损,并伴随资产负债表的衰退。
中国网11月16日讯(实习记者 臧以然)当前,中国经济仍处在复苏阶段,而资产负债表修复是市场复苏的重要标志,其冲击表现与修复路径选择时常引发舆论热议。资产负债表是否真的处于衰退状态?影响负债表的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修复?
例如,1990年代的日本,正如现在的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资产负债表概括起来一般是指,在经济泡沫破裂后,资产价格的持续下跌使得企业资不抵债,经济开始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这种衰退的典型特征就是企业首先以偿还债务为主要目的,修复资产负债表。
美债上限问题迫在眉睫,但美国两党仍未达成一致。不得已,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最后期限从最初的6月1日延后至6月5日。 自1939年美国国会设置450亿美元债务上限以来,特别是1960年以来,美国债务上限危机频繁发作,但每每有惊无险,安稳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