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习俗,是中国人民一年到头最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辛苦工作了一年,在不同的地方打拼,为的就是过年时能够踏踏实实的回到老家,能够为守在家乡的父母和孩子,买回他们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
春节毫无疑问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不管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极为重要。每年春节,都会有几亿的国人返家过年,节后再离家进城,这被称为一年一度的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春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人给我们的春节留下了丰富的习俗、赋予其无尽的内涵。
2023-12-29 10:17来源:央视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央视网消息(记者/杨绎霏):已至年末,是否解禁烟花燃放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关于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
文 | 顾远山编辑 | 顾远山“过年连个烟花爆竹都不让放,这哪还有年味呢?”大家放烟花爆竹在图什么?可不就是想要去热热闹闹地喜迎新年嘛!然而在禁放令出台后,那个曾让不少人都打心底喜爱的新年,却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兔年春节临近,烟花爆竹“禁”与“放”这个老生常谈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多家媒体再度发声讨论烟花爆竹的“禁”与“放”。00:361月15日,央视新闻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条短评视频。
临近2024年春节,烟花爆竹是“禁”还是“放”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备案审查报告公布多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这一案例。
河北新闻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李春炜)羊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石家庄街头巷尾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在往年除夕夜的“年味”中总少不了鞭炮的“呛味”,而面对日益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今年,你会放炮吗?不少市民对禁限燃放烟花鞭炮持支持态度。那么,如果少放炮,会减少多少“呛味”呢?
我国是烟花爆竹的发源地,其制作和燃放在我国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颁布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均授权县级以上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决定合理的禁、限放范围、时间和种类,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式的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