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 (通讯员秦巴佬 彭超)9月30日,从竹溪县蒋家堰镇政府获悉,经过全新升级打造的关垭楚长城景区将于10月1日开门迎客。当日上午10点,有舞狮、武术、杂技、马术等非遗节目展演,下午3点进行《芈月出关》情景剧试演。
茫茫大河,巍巍群山。河南,是西气东输的要塞,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今天,我们追寻前辈的足迹,探寻古老的楚长城,守护这条“中国龙”!金乌西坠,桑榆暮影。置身保安镇五里坡山顶,北可望20公里外的叶县县城,南可眺辽阔平坦的南阳盆地。
依伏牛,靠桐柏,绵延千里楚长城蜿蜒曲折;跨春秋,历战国,沧桑千年楚长城见证兴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楚长城,是这一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距今已有2600余年。楚国当时为何要修筑长城?楚长城遗迹今何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白孟尧 通讯员 华云 谢磊)3月30日下午,由竹溪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竹溪县山二黄剧种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创排、历时两年打磨完成的山二黄大型史诗剧《望和平·楚长城》在竹溪县全民健身中心首演。
疫情发生后,竹溪县就在这里设立了防控卡口,安排4名人员24小时值守,他们分别是: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中队民警方鑫、蒋家堰镇政府干部关建新、蒋家堰派出所民警喻松和蒋家堰镇卫生院医生贺鹏至20时许,雨水夹杂着雪粒淅淅沥沥落下,将正在疫情防控卡口路面值勤民警方鑫的脸打得生疼。
关垭古长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平利县与湖北省竹溪县交界处,为中国最古老建筑之一,历经春秋楚文王至战国楚顷襄王期间四百多年所修建,横穿308省道,全长约800米,残高1.5-5米,基宽2-4米,夯层厚0.1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为陕西省第六批文物单位。
2023-08-17 17:08来源:中国新闻网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中新网十堰8月17日电 (张倩龙 郭军)楚长城文化保护和利用座谈会16日下午在湖北省竹溪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致力于楚长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打造长城文化名片,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平、熊小月)十堰市竹溪县关垭楚长城位于鄂陕交界处,与陕西省平利县接壤,来来往往人流量较大,极具商业价值。“过去办个业务可以说是翻山越岭地去办税服务厅,现在建了税费服务‘易’站,遇到涉税难题,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顾才华 刘晨鑫)12月3日,由十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竹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马力出席并介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先行区”建设情况,竹溪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文化和旅游局、数据
据考证,成语“朝秦暮楚“就与这里有关。如今这里已是陕鄂两省的界岭,位于湖北省竹溪县蒋家堰镇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的交界处。346国道过了这座城关洞口,就由湖北省进入了陕西省。距此不足80米的湖北一侧,是竹溪县公安局设立的离鄂省际疫情防控卡口。竹溪县交警大队三中队队长李相宏和另外4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秦巴佬 李章新)观大型情景剧《芈月出关》,游览关垭楚长城千古峥嵘;赏《武陵梨园情》戏曲,体验武陵不夜城的百戏百味;逛大石门仙暇小镇,畅享亲山戏水1314激情浪漫……在鄂渝陕三省市交界处,竹溪县正以文旅融合的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发展画卷。
作为孕育出“中国十佳最美乡村”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陕西省平利县,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建设“生态美、城乡美、产业美、风尚美、生活美”的五美平利,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循环发展振兴之路,生动诠释了从“两山论”到“两不负论”的发展理念,真情书写下“新时代样本”——“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平利实践。
龙坝镇地处竹溪县西北部,距县城9千米,区域总面积160.21平方千米,总人口21505人,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区,也是县城12万人的重要水源地。龙坝镇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生态保护示范区,美丽溪城后花园”。
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加快城镇和产业“双集中”,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更好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来源:【竹溪县融媒体中心】“以前,村路无名,许多游客通过导航,无法准确抵达目的地。”6月27日,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庙耳沟村党支部书记阳金刚带领来自重庆的游客游览稻蛙稻虾贡米基地,谈及“乡村著名行动”,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