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1月28日电 题:外国人在福州过中国春节 于非遗里寻“福”作者 叶秋云“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它充满了魅力和深厚的底蕴。”1月28日农历除夕,来自菲律宾的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生郭信芳认真细心地剪着窗花,一剪一折,一朵红花跃然而出。
热闹的中国春节在网络上圈粉许多外国游客,去外滩游览,在网络上分享上海的旅游心得更是这些外国游客们“蹭流量”的首选。2025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晴好的天气让中外游客踏上外滩步道欣赏浦江两岸美景。“我们也有‘春节假’,趁机来上海‘蹭’个流量。
当春节的钟声跨越国界,全球都沉浸在这喜庆的氛围中。你绝对想不到,外国人过中国春节,那认真劲儿简直超乎想象,让人不禁感叹:这世界怕不是个巨大的“中国村”吧!如今,全球近20个国家已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正以各种方式欢欢喜喜地庆祝农历新年。
极目新闻记者 程曼诗半年前,24岁的白俄罗斯小伙迪尼思来到中国武汉,从事杂技表演工作。半年里,他走过了武汉很多大街小巷,尝遍了很多地道美食。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网络传给家人朋友时,常常让万里之遥的亲友们羡慕不已。
中新社南昌2月24日电 (朱莹 姜涛)“取一块糯米面团,揉成圆团,再按出一个小窝,把准备好的馅放进去……”元宵节前夕,来自加拿大的马丁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民巷社区参加元宵节活动,他拿起包好的汤圆向记者展示,并用中文说“元宵节快乐”。
年饭香,鞭炮响,新年新气象,龙年春节中国人过得热热闹闹,烟花装点着城市上空,处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在昆明的外国友人们也入乡随俗,一起融入新春的年俗,感受同一份喜悦,庆祝春节的到来。David与家人的年夜饭澳大利亚洋女婿:“中国年有家的感觉!
□本报记者 李晓舒“‘加特林’怎么卖?”“便宜点了,老板!”“再要两挂三千响鞭炮,除夕晚上放,热闹!”农历腊月二十九,来自德国的斯蒂芬·史怀特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鞭炮摊老板讨价还价。斯蒂芬来中国15年了,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的妻子是安阳人,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1月29日,外籍游客来到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体验精彩中国年。韦 旋摄(人民视觉)这两天,广东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逛灯会、看大戏、学剪纸、写书法……来自巴西的两名大学生路易莎和辛迪娅初次体验“中国年”,玩得不亦乐乎。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金檬 施雄风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月29日,南都记者从广州边检总站获悉,28日除夕是春节假期首日,总站各出入境口岸迎来客流高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春节来中国,除夕当天,入境外国人超5600人次。总站预计,春节假期期间,各口岸出入境人员量将超过41万人次。
1月28日,正值农历除夕,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百余名留学生欢聚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文化街美食城餐厅,与学校老师一同庆祝蛇年春节的到来。图为来自菲律宾的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生郭信芳(左一)与同学一起写春联。
这两天,广东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逛灯会、看大戏、学剪纸、写书法……来自巴西的两名大学生路易莎和辛迪娅初次体验“中国年”,玩得不亦乐乎。“原来那是铁水洒在空中形成的火花,真是璀璨夺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1月28日电 题:百余名海外留学生福州“围炉”体验中国春节文化作者叶秋云 吕明“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它充满了魅力和深厚的底蕴。”28日正值农历除夕,来自菲律宾的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生郭信芳正低着头剪窗花,喜庆的红纸,一剪一折,一朵红花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