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核心制度安排,民政部近些年指导地方完善制度政策,健全运行机制,优化简化流程,可以说在扩围增效上做了大量工作,低保制度总体运行平稳,发挥了重要的兜底作用。
记者杨振华,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日前,惠州市惠城区民政局局长陶发琴做客惠城区网上市民连线节目,以“蹄急步稳,守正创新,奋力开创新时代更加幸福惠城民政事业”为主题,与网友展开交流。
记者从1月14日在京召开的202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达6600多万人,保障低保对象4044.9万人,城市低保平均标准779元/人·月,农村低保平均标准615元/人·月,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
据民政部,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391.3万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793.9万人,农村低保对象3597.4万人,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684.1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达到6045.4元/人/年,同比分别增长7.7%和9.9%。
城乡低保标准一直都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在2020年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但仍然有一些人处于贫困的边缘,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改善生活条件,摆脱贫困,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低保补助就是为这群人而设定的,不管是贫困人口、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还是重度残疾人,都可以根据家庭情况给予这些特殊人员一定的帮扶,那么2022年城乡低保标准是多少?
近日,大连市印发通知,决定自2023年7月1日起,提高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上世纪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这也是我市连续第1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执行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此外,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和现行供养标准间择高享受,全市城镇特困供养标准以及从化区、增城区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728元,其余区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按现行标准择高享受。
北京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调整为家庭月人均1410元;十三五期间低保标准年均涨10%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1月25日,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经市政府批准,北京市调整社会救助相关标准,城乡低保标准调整为家庭月人均900元,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调整为家庭月人均1410元。
“时代楷模”主题列车今日启程 快来一场“沉浸式”致敬楷模之旅9月24日上午,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时代楷模”主题列车正式开通,首班列车从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大渡口站出发,主题车厢内,展示了王红旭、毛相林、杨雪峰、马善祥4位“时代楷模”的故事,引领广大群众学习楷模精神,共同凝聚谱写中国
《灵台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办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一般指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的家庭。10000 至 30000 元的,按 40%予以扣减;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张莎记者9月24日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从9月起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与补贴、救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
爱云阳 近日,云阳县民政局、云阳县财政局下发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的通知》,对全县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管理站供养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调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