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面红须的“头槌”关胜、黑面黑须的“二槌”李逵,抓蛇的时迁、司大鼓的宋江、穿虎皮的武松……面涂油彩脸谱,伴着强烈的锣鼓点,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英歌舞者左右挪腾、上下跳跃,在粗犷威猛的舞步中耍起双棒,击打出阵阵铿锵有力的节奏声。
申遗成功的首个春节,如果你在潮汕地区出游,那么在广东省普宁市举行的大型英歌舞巡游不容错过。上游新闻记者从普宁市委宣传部了解到,1月31日9:00和14:00,在普宁市区还将举行两场大型的英歌舞巡游,共有1支金狮队、4支英歌队和1支潮州大锣鼓队。
英歌队中的时迁向观众表演空翻 羊城晚报记者 钟振彬 摄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锴跃报道:正月初二初三两天,作为“中华战舞·普天同庆”普宁英歌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头戏,2024年普宁市区迎春文娱活动火热进行,中华战舞——英歌舞在揭阳普宁市区全城巡演,上演最帅“炸街”。
乙巳蛇年春节是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1月28日晚,在央视春晚第二个公益广告《年夜饭》播放完毕后,潮汕人民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揭阳普宁英歌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在谭维维《潮起舞英歌》的歌声中,普宁快板英歌的两大代表——普宁南山英歌队与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的38名
爆竹声声辞旧岁英歌舞起就是年广东地域广阔,广府、潮汕、客家文化在这里交汇,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贴春联、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都有之,但在不同的地方,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周欣怡燃爆海内外的“中华战舞”再度惊艳世界——龙年春节,普宁英歌火到了伦敦。在大年初二的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一场亚洲以外最大型的新春庆祝活动——“四海同春”新春庆典吸引了超过70万民众慕名参与。
陈扬波:普宁英歌是广东普宁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将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巧妙融合,独具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每位舞者手持两根被称作“槌”的圆形短木棒,以骑马蹲裆之姿,提腿横跃而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击棒,头与身亦随节奏自然摇曳。
“有劲,看得热血沸腾!”“这才是年味儿!”兔年春节假期,英歌舞伴随着其慷慨激昂的舞姿和动人心魄的鼓乐火遍网络,与英歌相关的短视频“霸屏”各大社交平台,收获数亿次点击量;年仅5岁半的表演者“小时迁”一舞成名、圈粉无数。普宁英歌舞为什么能在今年“火出圈”?
近日,一段潮汕青年街头跳英歌舞庆新年的视频走红网络。南都、N视频了解到,这是广东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的一次夜训排练。该队总教练李俊浩介绍,他们将于正月初二(1月23日)在当地正式表演。李俊浩和队员们对此非常重视,已经连续排练了一个多月。
在蛇年的普宁,一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春节狂欢正在上演,而其中的焦点无疑是富美青年英歌队的精彩表演。普宁这座承载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小城,每到春节总会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富美青年英歌队便是这节日期间最耀眼的存在。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展示,更是一种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
普宁英歌舞巡游气势恢宏 张声金 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宜、通讯员揭宣报道:普宁英歌、青狮献瑞、乔南游龙……春节期间,一场场喜庆热闹的民俗活动在揭阳大地热闹上演,为市民献上美好的新年祝福,展现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正月里,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英歌舞从揭阳火遍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