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1月1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召开记者见面会,宣布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医院成功应用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71岁的张先生成为该技术的首位受益者。
近日,上海体育大学刘宇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陈诚团队以及美国哈佛医学院Junhong Zhou合作,在“国际帕金森与运动障碍学会”会刊《Movement Disorder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anscranial Temporal Interference Stimulation of the Right Globus Pallidus in Parkinson's Disease”的研究论文。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不乏突破。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走向商业化;GLP-1减肥药国内上市,将公众的目光前所未有地吸引到减重疗法上;三项诺贝尔奖都颁给AI(人工智能),引发对AI的期待和担忧……2025年,生物医药行业仍未走出“资本寒冬”,但许多人抱持乐观态度。
近日,全球创新药第三代COMT抑制剂奥吡卡朋胶囊落地乐城先行区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该产品是全球唯一每天只需口服一次的COMT抑制剂,方便患者服用,可作为治疗成人帕金森病患者剂末症状波动的联合用药。
10月13日西安市第三医院帕金森病诊疗中心团队成功为一名饱受帕金森病折磨7年的患者植入本院首例方向性电极系统SenSight™据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美国FDA和欧盟CE全部批准的可感知、可兼容3.0T和1.
回首2024年,有了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加持的生命科学研究在生物计算模拟、基因和蛋白质等组学检测技术等领域做出了众多突破。科学家们不仅前所未有地深入到大脑、基因等生命“谜团”的核心,癌症、脑部疾病、慢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曙光。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筛选了数百万种化合物,最终确定了五种有效的候选药物,从而加快了帕金森病治疗方法的发现。这种人工智能驱动的方法将筛查过程增强了十倍,并大幅降低了成本,有可能加速针对快速增长的全球帕金森病人口的新疗法的开发。
拜耳「帕金森病」细胞疗法即将报上市。1 月 14 日,拜耳宣布,旗下 BlueRock Therapeutics 公司预计于 2025 年上半年启动针对帕金森病研究性细胞疗法 Bemdaneprocel的 III 期 exPDite-2 临床试验,同时拜耳计划基于目前的试验结果与其他数据提交该产品的上市申请。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17日讯(通讯员 彭宇、陈喜)近日,不少浏阳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帕金森患者奔跑”的信息刷屏了。60岁的张女士(化名)患帕金森病已有8年,近期在浏阳市中医医院脑病医学中心二区(卒中病区),接受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手术(DBS)治疗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俗称“磁波刀”的“磁共振引导相控聚焦超声”技术,是近年来治疗特发性震颤和震颤主导型帕金森病的新兴方式之一,具有无创、可控、穿透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有一款进口“磁波刀”产品进入我国。4月27日,国产化“磁波刀”系统的研发应用再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