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11月的一天,正在热河避暑山庄躲避战火的咸丰皇帝突然接到弟弟恭亲王奕䜣的一道奏折,奏折中奕䜣痛心疾首地写道: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焚烧,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息,痛心惨目,所不忍言!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中国夺取了非常多的利益,但是,这并没有满足这些强盗的胃口,为了进一步的蚕食中国,他们要求修改已经签订了的条约内容,面对这无理的要求,清政府断然拒绝,这使得他们恼羞成怒。
1860年的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这是我们都知道的火烧圆明园的故事,但我们通常都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其实是不太准确的,英法联军都抢劫了圆明园,但只有英军火烧了圆明园,而且英军火烧圆明园,还引起了法军的怀疑,觉得英军是想帮助太平天国,颠覆清朝…
其实,史料记载,真正烧毁圆明园的是英国侵略者,法国人并没有参与到此次行动中来,因为那个时候,法国已经与英国人协调好,由于清政府马上就要签订《北京条约》了,所以,法国人认为在这个时候烧毁一座皇家园林,没有任何意义。
1860年,北京城外的圆明园,一场熊熊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将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化为了一片焦土。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建筑,更烧痛了无数中国人的心。那么,英法联军为何要烧毁圆明园?这背后,竟然与乾隆皇帝的一个举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