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今天(11月22日),“90看遵义”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网络主题传播活动走进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在赤水河畔追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军事传奇。时光回溯,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10月19日,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地球上的红飘带”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四渡赤水纪念馆,来自国内多家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通过自己的镜头参观记录下赤水河畔的红色印记。
1935年3月,红军突然三渡赤水的行动,再次绕晕了蒋介石。他在3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匪由茅台西窜。其再转南?转北?抑留一部于东面乎?”17日又写道:“匪果西窜古蔺乎?”18日还写道:“匪向古蔺东南地区窜进,其将越赤水河南而西窜乎?
始于云南,流经贵州、四川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黄而得名。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场坝镇豆戛寨山箐,上游称鱼洞河,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梯子岩时水量增大,经贵州毕节七星关区、金沙县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边界,进入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全长444.5公里,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公里。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甩掉国民党几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的一次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是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指挥红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用兵如神的光辉战例。
游览了遵义会址,登上了海龙屯遗址,跨过了娄山关,经过了桐梓县,重温了土城战役,敬仰了唯一的女红军纪念场,走进了丙安古镇,欣赏了赤水丹霞佛光岩、惊艳了赤水丹霞大瀑布、来到了红色之城赤水市,驱车走过了赤水河谷观光大道,看见了美酒河风光,到达了茅台镇。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战役如璀璨星辰般闪耀,而四渡赤水战役,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四渡赤水战役,发生于1935年1月19日至5月9日,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地区进行的一次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性战役。
教员曾回复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相比较三大战役更满意四渡赤水。时间回到1935年1月19日,此时敌我力量十分悬殊,不少资料介绍说敌人有40万,而实际上这里的数字是把当时固守金沙江的云南王龙云的部队也统计在内,实际上约30万且粮食弹药充足,还掌握制空权。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红军占领遵义后,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出湖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部署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桂五省地方部队的数十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在遵义一带围歼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