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作者在《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大批网友。
2021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走红,作者在文中回顾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6月24日,黄国平作为西南大学本科生校友代表回到母校为2021届毕业生分享人生感悟。
“这二十八年,我背负着自己的梦想和母亲的期望,从蹚着泥泞,小心翼翼但无忧无虑地奔跑在上学路上,到现在满怀对未来的希望,漫步于象牙塔内,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却又如大梦一场。”最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朱占武的毕业论文致谢受到广泛转载。
18日,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 证实这份《致谢》的作者是黄国平博士,其于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毕业,博士论文标题为《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导师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
说说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求学经历,分享一下。“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有人建议,该拍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后浪》。
黄国平自述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先后就读于炬光小学和大寅镇中学;2004年升入仪陇中学,2007年在绵阳南山中学复读;2008年进入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导师为宗成庆研究员,并在2017年7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