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过完,春节渐近,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庙会很快又将热闹起来。不过,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今年京城庙会纷纷“缩水”——莲花池公园庙会停办,天坛公园取消“祭天仪仗”,地坛庙会取消拜台卡拉OK活动,消减摊位20个,龙潭庙会取消花会走街活动,减少摊位14个。
本站文章谢绝转载,否则法律后果自负!法制晚报讯(记者马晓晴实习生毛兰芳)记者从东城区获悉,猴年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将由过去的8天缩至5天,庙会摊位也从过去的拍卖、限价招标变成了“定向邀请”新模式,由东城区相关委办局负责引进非遗、老字号商业等在庙会上摆摊设点。
1 小吃摊火爆 日进高达15万元吸金指数:★★★★★记者手记:昨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一南一北”的龙潭和地坛两大庙会发现,虽然庙会接近尾声,但人气仍然爆棚,庙会主道皆出现拥堵现象,而聚集游客最多的地方还属美食街。“20元一份,灌肠每天可以卖1000多份。
北京摊主花19万夺庙会标王 每天卖羊肉串挣15万大年初七,羊年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在人们忙着返回工作岗位时,许多人才刚刚从工作岗位上下来。的确,过年有人忙着发红包花钱,有的人却趁着过年大赚了一笔。2月25日,北京庙会也随着假期结束而纷纷落幕。庙会可谓是人们在春节的一种传统庆祝方式。
庙会年年有,今年有什么新玩法?北京商报记者春节期间走访多场庙会了解到,今年庙会的商业模式变得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摊主选择拼摊儿的方式降低风险。在模式上,已经从传统摊位走向主题化、互联网化。降低风险选“拼摊儿”天气原因一向是影响庙会游客流量和销售量的不确定因素。
说到老北京过年,一大乐事就是逛庙会。在那个娱乐不发达的时代,买玩意儿、看表演,都能让人尽兴。从前,办庙会的地儿就几处,但却各有各的特色。去大钟寺敲钟,白云观摸石猴,琉璃厂踩高跷……今天,就带您回忆一下,过去京城里的五大庙会。
“来吧您就再看那又一篇,北京城里您了看看,只修得,里九外七皇城四,金銮宝殿盖在中间,那金钟三响哦,他是王登殿……”熟悉的拉洋片唱词响起时,北京的年就近了。逛庙会,在满眼的红绿招展、熙熙攘攘中,感受北京独有的年味儿,是很多人难忘的记忆。
龙年春节,北京传统庙会全面回归。庙会是春节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是中国各地历史、民俗、传统的缩影。据统计,北京市春节期间各大庙会游园会共接待游客516.4万人次,成为春节假期的“顶流”。庙会为何能聚集这么高的人气?
赵山(龙潭庙会、地坛庙会标王)标王日进15万盈利有望龙潭庙会上,新“标王羊肉串”生意火爆,摊位老板赵山10年来一直做庙会、美食节生意,来龙潭庙会也有七八年的时间。对于花费19万元争得龙潭庙会“标王”的摊位,赵山认为,钱花得很值。
庙会方案未定 网上开售摊位多家公园提醒市民不要轻信 小心上当距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网上各大公园庙会摊位转租的消息就已炒得火热,包括地坛、龙潭等公园的多家公园的庙会摊位被标价几万元在网上出租。为招揽生意,发帖人员甚至称可让买家提前入驻。
逛庙会,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民俗之一,最早起源于寺庙前举办的祭祀活动。随着往来的人越来越多,小商小贩开始在周边设摊售货,就形成了庙会。 在北京城众多庙会中,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厂甸庙会虽只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却规模盛大、闻名遐迩,一直是京城男女老少新年最爱光顾的场所。
北京的庙会总是极具特色,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应有尽有,每年的正月也是北京举办庙会最集中的日子,从大年三十到二月初一,厂甸、东岳庙、白云观、五显财神庙、雍和宫、地坛公园等都会举办规模盛大的庙会,而要属规模盛大和火爆成都而言,还是非地坛公园和龙潭湖公园这两家的庙会莫属。
记忆中,每年北京冬季进入阴历腊月起,年味就拉开序幕;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吃饺子、泡腊八醋;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扫尘贴窗花,吃饺子,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街头临时搭建的烟花爆竹网点开始售卖;等到除夕夜,一家人团圆围坐餐桌一起包饺子,收看春晚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