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好时光,孩子们探索世界、享受生活,但千万别让孩子彻底“放飞”。犯罪分子以“免费赠送卡片或领取游戏皮肤”“低价出售卡片”“包含明星社交账号的视频”等噱头为诱饵,诱导青少年添加社交账号,以各类话术恐吓操控未成年人配合转账。来看以下案例。听说过小马宝莉卡吗?免费送卡你想要吗?
用小马宝莉卡解锁女儿成长密码 家有小女初长成,最近却深陷小马宝莉卡的奇妙世界无法自拔。看着她对那些卡片如痴如醉的模样,我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份热爱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我和女儿立下“君子协定”:如果她能在一周内按时起床、认真完成作业、主动承担家务,周末就能收获一包小马宝莉卡。
曾经,多少人拆开5毛一包的干脆面,第一件事就是从包装中捏出油乎乎的小卡,迫不及待地辨认卡面上的水浒人物。水浒英雄卡、宝可梦卡、游戏王、万智牌……集卡、玩卡,可谓数代人童年或青春期时的一种“集体记忆”。近年来,卡牌在孩子的娱乐活动中持续升温,集卡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活动。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痴迷“拆”、“集”小卡,这些卡包价格不一,从两元一包到上百元一盒不等,部分学生集卡成瘾,甚至为此花费数千上万元。这些卡牌有很多等级,等级越高越稀有,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一张稀有的小马宝莉卡标价高达16万元。
近日记者走访了佛山市内多家超市、玩具店、文具店、精品店,发现“小马宝莉“卡片成了最近小朋友购买的热门。小马宝莉卡每包有五六张卡牌,按稀有程度分为R、SR、SSR等不同等级,单包和整盒售卖的都有,最贵的卖180元一盒。
如今,众多父母察觉到自家孩子热衷于收集各类卡片,男孩子大多收集奥特曼卡,女孩子则多以小马宝莉卡为主。实际上,当下这些孩子的父母很多在年少时也有过收集卡片的经历,那时所收集的是水浒卡、三国卡、天龙八部卡等等。
“R系列普卡不值钱,高卡位才能回本。”“纯靠手气,抽一弹的时候拿了两包就出黑背了。”“上头了,直播间端了10整盒才出SC。”……这些话,出自几名滨州的中小学生之口,你相信吗?普通人听上去可能一头雾水,但对于“小马宝莉”卡牌玩家,便是秒懂,对他们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行话”。
今年以来,一款叫做“小马宝莉卡”(以下简称小马卡)的卡牌游戏今年在小学生间悄然流行起来。卡牌采用盲抽的形式售卖,其中最难抽到的卡被称作最高位卡。有媒体称,某张高位小马卡,在二手市场已被炒到16万人民币一张。据调查,正在发售中的小马卡中,学生之间互相买卖,价格基本在百元级别。
一方三寸小卡,眼下成了许多孩子痴迷“拆”“集”的“社交密码”。近日,不少老师和家长发现,一种名为“小马宝莉”的卡牌正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只要走进学校旁边的文具店,就可以买到卡牌盲盒。孩子们一旦拆出心仪的卡,往往会激动得手舞足蹈;一旦拆出所谓的“废卡”,则一脸失望随手丢弃。
自贡融媒记者 刘晓丹 文/图近年来,《小马宝莉》这一经典动漫IP再次“爆火”,其盲盒卡牌深受学生群体喜爱,很多稀有卡片炙手可热,一卡难求,价格甚至被炒到了21万元的“天价”。然而,不法分子也从中嗅到“商机”,以未成年人为目标,用低价出售、免费赠送为诱饵实施诈骗。
12月17日长治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的温馨一幕我女儿宜凡因身体不适来到长治市人民医院,医生开了化验单,需要检查血常规。来到检验科,看着护士的针头,孩子特别紧张、害怕。哭闹着不想抽血。这时,1号位护士不断用温柔的语气安抚孩子,还贴心地送上了一张小马宝莉的卡片。
孙子今年十岁了文/姜苗林十年前那个飘着细雨的平静夜晚,儿子来电话说:“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母子平安。”有了孙子当然高兴。从此当上了爷爷。赶紧翻开日历看了下日子,是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了。既不是月头月尾,与这节那节二十四节气也没有任何的瓜葛。很好啊。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你入‘马圈’了吗?集齐稀有卡了吗?”近日,小马宝莉等各类卡牌风靡小学生朋友圈,不少“10后”会友第一件事是掏出卡册,先套一套对方的“战果”,再炫一炫自己的“存货”。记者了解到,为了集齐卡牌中的稀有卡,有孩子已花费上千,更有甚者花费上万。
在孩子们喜爱的动漫世界里小马宝莉的形象深受欢迎然而不法分子却借此将诈骗目标瞄准了孩子们近日湖南浏阳胡某(10岁)在使用其父亲手机浏览快手视频时被一则“免费送小马宝莉卡片”的消息吸引对方称只需填写收货人姓名、电话和地址便可免费领取卡片涉世未深的胡某按要求进行了登记可随后却被告知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