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申城高校里有不少大学生选择留校过年。“宠学生”的大学想出各种有仪式感的点子,剪窗花、贴福字、包饺子……丰盛佳肴铺满餐桌,年俗活动精彩纷呈,让大家在象牙塔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过年,自然少不了一顿暖胃又暖心的年夜饭。
新冠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餐饮业开始回暖,首先受益的是即将到来的年夜饭市场。北京青年报记者1月15日了解到,多家餐厅年夜饭预订恢复到2019年同期九成。在家吃年夜饭的需求和年轻人主导家宴的趋势,为火爆许久的预制菜市场添一把柴。
不知不觉,年的脚开方式。80后”“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年夜饭的“主理人”,有数据显示,83.5%的年轻人愿意购买“没吃过”的创意年菜。他们有人以火鸡面、辣条等作为饺子馅料,也有人上桌“国际菜系”,比如剁椒鱼头意大利面、蒜蓉帝王蟹等。
万万没想到,这届年轻人竟成蛇年年夜饭掌勺人。平时顿顿点外卖的他们,虽然顶着工作或学习的压力,并没有太多时间修炼厨艺。但依靠预制菜包2分钟做满汉全席,靠颜值角逐厨房,还有了自家的“第九菜系”。一时间,科技与狠活齐飞,创新同花样一色。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嘉楠 季建荣人间至味是团圆。对于万千家庭而言,除夕年夜饭的意义非比寻常,这既是共尝美好滋味的喜悦时刻,更是欢聚团圆的幸福时刻。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30日,浙江全省年夜饭预订超过9万桌,承接单位4956家。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祝瑶年夜饭还有什么新花样?临近春节,这届年轻人正在“整活”传统年货。据天猫最新数据显示,购买年货的下单用户中,95后占比已超过一半。95后正在成为家庭年货的决策人,从“逃避过年”逐步转向“愿意参与”甚至“主导年夜餐桌”。
图说:上海建桥学院学生动手制作鳌鱼灯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年关将近,申城高校里有不少大学生选择留校过年。“宠学生”的大学想出各种有仪式感的点子,过年照、剪窗花、贴福字,丰盛佳肴铺满餐桌,年俗活动精彩纷呈,让大家在象牙塔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太原晚报(记者 李涛)“今年春节,我想让父母休息一下,年夜饭由我‘掌勺’。”25岁的刘娜在太原工作,再过两天就要返乡过年了。最近,她下班后都在忙一件事:对着网上的美食视频练习烹饪,打算从妈妈手中接过烹饪年夜饭的重任。
朱瑞庭为学生掌勺2024年2月3日在上海建桥学院,学校领导与留校教职工代表和寒假留校学生等100余人在欢声笑语中共品年夜饭,共同企盼甲辰龙年的到来。校领导掌勺为留校学子做年夜饭是学校的迎春传统,今年已经是第7个年头。一道道冒着热气的美味佳肴为学生们送上寒冬中的十足暖意。
中新社杭州1月20日电 (童笑雨)除夕来临,这几天网络上最热的帖子,大多是讨论年夜饭的。从摆盘到创意菜系,再到如何做两人份的“基础”年夜饭,都能看到年轻人跃跃欲试的身影。据媒体报道,“90后”“95后”开始主导年夜饭,其中,半成品、预制菜甚至是网红菜逐渐成为首选。
立春迎新之际,临港大学城华灯初上,上海建桥学院南三楼餐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挂满春联和灯笼。校长朱瑞庭来到厨房,脱下外套,穿上围兜,一顿忙活之后,色泽诱人、鲜嫩多汁的“啤酒鸡翅”终于出锅。“给学生烧菜,就像给自己孩子烧菜一样。”他说,这道菜的寓意是“祝愿同学们展翅高飞、学业有成。
来源:中国经济网新闻背景:如今,不少年轻人开始创造“新年俗”。近日,年轻人“爆改”春节、争当“过年主理人”、“整顿”年货圈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年俗不再整齐划一、一成不变年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这其中既包含传统的新年元素,也融入了一些新理念、新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