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室)733个,各类自助图书馆306个,是不折不扣的“千馆之城”。那么,在深圳做一名图书管理员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深圳图书馆,带你了解这个每天都和图书打交道的职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管理员,就是修梯子的人。他们的岗位,是一个神奇的岗位,人才备出,影响深远,改变中国,创造历史……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冼星海,著名音乐家。《黄河大合唱》作曲者。至今每有大型歌唱活动,这首歌一般都少不了。
记者 | 陈晓珍编辑 | 临近中午,在北京通州区图书馆大门前,几名工作人员正在为排队进入图书馆的读者测量体温。一名志愿者告诉界面职场,目前进入图书馆除了要出示北京健康宝外,还要提前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而他每天的工作则是指引读者进行签到。
图书馆是供人阅读,借览相关书籍的地方。一直以来,书籍都作为一种意识文化承载物而存在,在新民主主义诞生之前,其为知识分子接触多元思想提供了基础及可能。不同的图书馆有不同的故事,书籍如浩瀚海洋,内含着真理的钥匙。
几张阅读的方桌,一间墨香满满的书屋,是朱龙兴“朝夕相处”的工作环境。自白马街道塔影村“农家书屋”建成以来,他就成为了这里的图书管理员,与书相伴,与读者相处,用他的话形容,“眼看着‘好读书’的村民多了,自己也打心眼里高兴!”屋外嘈杂闷热,书屋内清净明亮。
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有一间70平方米大小的农家书屋,书屋里整齐地摆放着两万余册各类丛书,从养殖方面的技术书,到孩子喜爱的儿童读物。今年53岁的景正红是这间乡村小书屋的图书管理员,扎根在这间并不算大的农家书屋已有十六载。
在南京玄武区的金陵图书馆锁金村街道分馆里,有一名特殊的志愿者,她叫张戈,今年39岁的图书管理员。虽然她是一名孤独症患者,却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无论读者借出的书籍多长时间归还,她都能准确地记得原来摆放位置,不需要借助电脑检索。社区居民都说她有个“最强大脑”。
大小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福图 YMG全媒体记者 权立通)福山区图书馆2023年暑期“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8月15日,暑期第5期服务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们一起检阅他们的日常,感受志愿风采,不断弘扬新时代文明实践。
从7月23日开始,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烟台新华书店里,每天都会有五名烟台晚报的小记者在三楼整理图书。这是烟台晚报联合新华书店开展的小记者职业体验活动——成为一名小小图书管理员,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书籍分类、整理书架等工作,此次活动从7月23日起,将一直持续到8月20日。
□李雯霡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储藏甲骨的窖穴中发现了一具蜷曲的人骨,埋在堆积龟甲中,只有头及躯干上部露出龟甲外。这是个什么人呢?因为这个甲骨窖穴被认为是“殷人保存典册的府库”,所以专家们推测他可能是管理龟甲的人,也可以说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图书管理员”。
身体结实,皮肤黝黑,常年锻炼让他脸上看不出一丝皱纹。52岁的省第六人民医院图书馆管理员王力伟,在7月27日结束的2014年铁人三项世界杯赛上,勇得水陆两项冠军。尽管已52岁,“但我还能跑,我还能游,在铁人三项赛中,我还要继续拼搏。”赞!阅读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