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除了照容这一实用功能外铜镜还往往被古人寄予各种愿望和诉求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铜镜铭文汉镜铭文中既有表达相思、酒食、长寿的个人生活追求亦有永葆子孙、高官的家族希冀还有诸如“多贺君家受大福”“四夷服”“人民息”之类的家国情怀“大乐未央”蟠龙纹铜镜 西汉 直径14厘米
1998年5月至2001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西安北郊高新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过程中,发掘了500余座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其中不乏大量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精品,铜镜就是其中之一。
海兽葡萄镜,尺寸:直径213mm;重1425.1g,估价:RMB 8,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14,950,000“镜子”这种日常用品,原来也可以成为工艺品吗?也可以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吗?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胜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铜镜是古代用以照颜饰容的生活用具,一般多作圆形,正面磨砺光洁,背面多铸有各式花纹,不同时期形状与纹饰均不同。
中国古语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铜镜不仅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形象衣冠,还能反映他的内心。铜镜在中华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样式极其丰富,各朝各代对铜镜艺术均有创造。从最早的圆形青铜镜,到透雕龙纹方形镜,从铸造精美的规矩镜,到形态各异的菱花镜、桃形镜等。
视频 | 国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引子】镜,景也铜镜,是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在铜镜出现以前古人以何照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铜镜有哪些风行时期?今天我们如何欣赏来自历史深处的铜镜?……看了上面这个5分钟视频这些问题的答案您get到了嘛?
【编者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国立历史博物馆于1921年收藏了首批铜镜,开启了国博收藏铜镜的百年历史。如今,国博经过系统整理的馆藏铜镜数量大约2000面,时代蝉联、自成体系,发掘品精、工艺上乘,题材广泛、形制多样,是馆藏文物的重要门类之一。
释义:时光忍让,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又接近一年尾声,愿所念之人,岁岁安好,心之所想,皆能如愿。译文:新的一年,愿大家都能万事随想,所爱如山,从此眼底是绚丽,周遭是晴朗,嘴角是笑意,耳畔是绚烂的烟火,心中凛冬散尽,星河长明。
冬至一过,就有了过年的氛围。网络上,自媒体上吉祥喜庆的诗句也多了起来。诸如“跨年用诗句发朋友圈,简直泰酷辣”“中国式浪漫,看古人说‘新年快乐’”等等文案触目皆是。但是,这些自媒体选出的诗句,泥沙俱下,掺杂了不少伪作。若真发了朋友圈,酷不酷不知道,不长脸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