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而斯诺登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下被全世界所熟知。甚至有许多人称赞斯诺登为“自由斗士”,原因就在于他揭露了美国的许多见不得人的机密。更是有人笑称“斯诺登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美国。”美国派人多次追杀斯诺登,可是因为许多国家庇护让斯诺登每次都得以脱险。
斯诺登,前美国中情局技术分析员,因曝光美国“棱镜门”计划,而遭到美国政府通缉。事情发生后,谁也没想到一向倡导保护个人隐私,并自诩为自由和民主捍卫者的美国会做出这种事情,原来,美国所谓的“自由和民主”是建立在无范围,无差别的监听上,下至普通老百姓,上至各国领导人都是它的监听对象。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6月5日电 据美国理性(Reason)杂志网站日前报道,在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揭露美国情报机构滥用职权监视本国和世界各国十余年后,全球处于监控中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
2005 年,CIA 向 In-Q-Tel 注资约 3700 万美元,到 2014 年,In-Q-Tel 一年募资已达近 9400 万美元,共计完成了 325 个项目的投资,帮助 24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崛起。
今年是美国“棱镜门”丑闻曝光十周年。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首次披露,美国正在开展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美国情报机构利用微软、谷歌、苹果、脸书、雅虎等9家互联网公司及一些大型通信服务商提供的数据,肆意追踪民众的私人关系与社会活动,对美国国内外进行大规模监听。
□ 王一同2013年6月5日,英国《卫报》率先通过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监听的“棱镜计划”。其监听对象不仅包括美国民众,也包括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政要和百姓。
【鸣镝】作者:梁亚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国际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美国以“国家利益”为幌子,滥用其技术优势,肆无忌惮地在全球实施网络监控,打造出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监控帝国”,将监控触角隐秘地伸到全球几乎任何一个角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13年,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媒体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监听的“棱镜计划”,揭示了美国间谍机构秘密吸收全球私人通信和私人数据的内幕,打开了震惊世界的“棱镜门”。6月5日,“棱镜门”丑闻曝光十周年。
本周,一场扑朔迷离的“泄密门”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美国媒体注意到,这起事件正值美国总统拜登表态计划参加2024年美国大选的微妙时刻。难免使人联想起2016年美国大选年曝出的“邮件门”事件。当时引发美国两党间的互斗。上百份涉密文件疑遭泄露,到底是不小心还是故意的?
中国日报网6月6日电 十年前,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与一些世界顶级新闻机构合作,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监听的“棱镜计划”,坐实了美国在其境内外窃取人们的在线通信、互联网活
这是网络最多彩的时代,这是网络最黑暗的时代;6月30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表示,长期以来,美国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密、监控和攻击。
美国政府一直以“情报收集”“维护国家安全”“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在全球范围开展大规模网络监听活动,甚至直接监听了包括其盟友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领导人的通信设备。美国的做法严重侵犯了他国的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