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的国际科技博览会上,被称为“立体快巴”的巴铁一号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亮相当年,巴铁一号就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凭借着“速度快。零排放、成本低、载人多”的独特优势,巴铁一号在问世之初,就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
还有人记得“巴铁一号”吗?这里说的巴铁不是友好邻国巴基斯坦,而是一种立体的交通工具。荒废的巴铁一号如今看着荒废的“巴铁一号”停在荒草胡阔的地里,像一堆废铁一样,令人挺唏嘘的。究其原因还是设计概念不实用,最终成为一个骗局项目,不值得同情。
能够用轨道前进,而且在现有道路上行驶,上下层结构,下层中空可过滤掉道路上很多的汽车,当时这种高科技交通工具出现在新闻上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这个特殊的交通工具实在是太有科技感了,而且根据当时的报道,可以得知巴铁依靠,占地面积比较大,宽度就有5米,长度更是有22米,也算是重量级选手了。
曾经备受瞩目的“巴铁一号”,如今却废弃在一个荒无人烟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徒留一片凄凉景象。点击观看视频: 想当年,“巴铁一号”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它的设计理念可谓别出心裁,上边可以坐人,底下还能过车,这种独特的结构让人眼前一亮。
早前在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火了一把的“空中巴士”,真的上路了。8月2日,号称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一辆“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启动综合试验。正式落地的巴铁1号车长22米,宽7.8米,高4.8米,额定载客人数为300人。
原题为《巴铁“风波”:华赢凯来的操作链》 延烧多日的巴铁“风波”,从最初的技术可行性之争,到其后的操盘者华赢凯来是否借PPP概念包装理财产品等,都应引起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审慎关注。 “巴铁这事都让媒体这么报的,我们还怎么随便开放参观?
◎每经记者 李卓 摄影报道本月初,巴铁1号试验车在秦皇岛市启动“全球首测”综合试验,虽然全程只跑了300米,但依然引发各方关注。其中,舆论对巴铁的质疑也不断出现。比如,巴铁的可行性,假如其试行,那么遍布城市的天桥和立交桥就会面临大规模的改造和拆除等。
14年前,一款概念车“巴铁一号”横空出世,硕大无朋的外型加上超前设想,令全世界为之震惊。长约22米、宽近5米,高2米的巨型车身仿若一艘临空飞船,外形前卫中透着未来科技感,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它将彻底改变传统交通格局。
每经记者 李卓 摄影报道 8月2日,长达22米的巴铁1号试验车在秦皇岛北戴河亮相,并启动被冠以“全球首测”的综合试验。虽然此次首测全程只试跑了300米,但仍然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与此同时,舆论对巴铁的质疑声不断高涨。
5月底,有媒体报道称西安某地现大批青年汽车电动僵尸车,让人再次想起了青年汽车和被人质疑无数的“水氢发动机”事件。产业园走向死亡,这并不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今天我们一起梳理下国内那些产业园失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