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于描述心力衰竭再合适不过,对大多数心脏病而言,这就是心脏的最终结局。而心力衰竭的起因,就是我们未及时干预基础疾病,以致于对心脏的损伤逐渐加重,超过心脏的承受能力后,便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癌症是一个大家庭,其中不仅有号称喜癌的“甲状腺癌”,也有号称癌症之王的“胰腺癌”,但其中绝大多数“成员”的五年生存率超过50%,而心力衰竭则不同,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的终末阶段,一旦患者确诊心衰,也就说明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进入了恶性循环,五年生存率远远低于50%。
“老龄化”这3个字现在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老龄化的影响。对于我这个医生来说,老龄化带来的是各种压力。在张医生刚入职的时候,高龄老人的手术很少有人去触碰,如果成功完成一例,那就相当于放卫星了。
问:大多数心衰患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医生,我得了心衰,是不是就得终身服药了?”答:是肯定的。心血管疾病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身体为了适应 “心脏泵血总是不够用”的状态,就会使心脏扩大以增加射血、心肌肥厚以更有力地收缩。这就是医生口中常说的“代偿”。
但如果是心脏出现了衰竭,而且已经到了晚期的程度,又能否换心呢?2021年12月25日上午至2021年12月26日上午,24小时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在北京和深圳两个院区,先后成功完成了4例心脏移植手术。
心衰严格意义上讲,并非一般的疾病,而是心脏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受到了严重损伤而进入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心脏无法正常“工作”泵血,血液不能及时充足的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大脏器,而当这些脏器长期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氧灌注,也会逐渐出现异常,发生各种病变或异常症状。
很多人都听过心衰,知道它是危险的代名词,但很少有人真正深入地去了解。心脏是所有生物最重要的器官,没有之一,它无时无刻都处于工作状态,将作为能量载体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这是我们日常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当它出现异常时,就会影响到其他脏器所需血液的输送,这会侧面影响到其他脏器,最终出现多脏器衰竭,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