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奇思妄想,深以为思,这部同门所写的感悟,在大部分渠道里都找不到了,也是机缘巧合,留存了一篇,拿出分享:引子:我们自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真的很不一般,我们在过去称神州大地,炎黄子孙,有着无穷和承前启后的神话,传说,如果我们能正解,会得到很多;
前言:《封神演义》称“姬昌有四乳,二十四妃,生九十九子,雷震子乃燕山所得的义子,共为百子,而长子伯邑考最贤”,《史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伯邑考确实是周文王姬昌的长子,但并不意味着受到周文王的宠爱,为何说伯邑考虽为“西岐世子”,却并非西伯侯姬昌心目中的继承人?
随着《封神第一部》电影的上映,曾经风靡国人的封神故事再度回到大家的视野,虽然封神这部书诞生于明朝,大家也看了不少封神的影视剧作品,但对于封神到底说了个什么故事,大部分大概只知道商周大战,然后死了无数神仙,最后都封了神位,仅此而已。
《封神演义》看似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实际上肉体凡胎的将帅兵丁基本不起作用,全是神仙打架。大致的脉络是,纣王到女娲庙进香,题了淫词艳语惹怒了妖界之主女娲娘娘,于是女娲就命令三妖先后进入纣王宫中,以妖媚祸乱其心志,残害了贤淑的姜皇后、黄贵妃,冤杀了忠直的丞相商容和比干,又蒸食了文王之子伯邑考,内部朝局激剧动荡,逼反了兵马大元帅黄飞虎,外部则逼反了势力最大又最得人心的西伯侯,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封神演义》这部成书于明代,一般认为由许仲琳创作的神魔小说,共计100回,以其宏大的叙事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交织着人间战乱与仙界纷争的传奇世界。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封神演义》,梳理其中错综复杂的派系斗争。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看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观众,都成了这部电影的精神股东。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拍摄神话剧的风潮,比如中国大陆有《济公》《西游记》等,中国香港有《八仙过海》《钟馗捉鬼》等,其中,《西游记》取得了空前也几乎绝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