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度方面,现在的电脑、电视、投影分辨率基本都是1080P起步,并且很多已经达到了4K的级别,对于家用来说也基本够了,但是屏幕方面还是会有很多限制,屏幕小的看起来感觉不够,屏幕大的安装麻烦,对空间大小也有要求,尤其是投影仪还对光线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如果想看高清3D电影的话,那就更难实现了,这时候就需要一款高端头显设备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关末买完票还得另买眼镜?这段时间,影院不免费提供3D眼镜的做法招致广泛吐槽。北京电影协会和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营造良好电影市场环境的倡议书》,明确指出将严厉打击违背消费者意愿强制租售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近日,多地影院遭到消费者投诉,反映电影院不提供免费3D眼镜观影,在温州某影院,消费者反映影院以“防交叉感染”为由不提供3D眼镜,未自带要在现场以10元的价格购买。这并非个例,今年春节档期间,北京、上海、江苏省镇江的多名消费者投诉称,遭遇影院强制要求购买或租赁3D眼镜的情况。
作者:熊志春节档电影“开门红”,持续火爆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被吐槽。假期至今,多位市民反映,他们前往影院看电影时,却发现影院不再提供免费的3D眼镜,有些电影院给出的理由是疫情防控要求。有律师认为,电影院应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不提供3D眼镜构成违约。
2月17日,本报刊发《呼和浩特31家影院中22家要求观影者做这件事,涉及万达、横店、中影国际等》一文,反映消费者在呼和浩特市多家影院购票观看3D电影时,影院不免费提供3D眼镜,需消费者自备或者自行购买。
市民张先生通过今日头条上海频道“头条帮忙”入口向“新民帮侬忙”反映,他在浦东新区张杨北路的鸿纳国际影城看电影,影院要求自费购买3D眼镜,这让他十分疑惑:“这难道不该免费提供吗?这样做是不是‘强制消费’?”
“3D眼镜需收费”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近日,据人民日报报道,“不少观众到电影院才发现原本免费提供的3D眼镜如今需要自行购买”。在该消息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影院3D眼镜收费实际上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春节档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赶在这个时间点上映的电影可以说都是狠角色,尤其是今年还有国产科幻大作 《 流浪地球 》 的续集上映。但在 《 流浪地球 2 》 的海报上,我还发现了一个数量堪比合作品牌的东西 —— 放映规格。
如果说2009年的《阿凡达》创造了票房神话,那么2022年末上映的《阿凡达:水之道》(下称:《阿凡达2》)则完成了对神话的“祛魅”。截至发稿,《阿凡达2》上映12天,总票房7.42亿,圣诞节小高峰过后,影片的日均票房回落到2000万,相比开画前三天破亿的票房成绩下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