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春节前,在外漂泊的游子都会收拾行囊,踏上归途,赶回牵挂的农村老家,回到父母妻儿身边,感受农村过年的喜庆气氛,享受难得的温情与团聚。但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在一些地方,农村过年的氛围已悄然发生变化。你来我往间,少了些轻松,多了些相互之间的比较。
28岁的杨骐宁在长春市定居5年了,是资深“新市民”,老家在吉林省通化市。 2023年春节是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的首个春节,之前因疫情已经两年没回通化过春节的小杨,这次决定自驾返乡。 “人们都说近乡情怯,我却特别兴奋。
回老家过年,这是我多年的习惯,从二十多年前刚参加公安工作那会儿只身一人蹬着自行车从县城回老家过年,到现在开着小轿车拉上妻儿回老家过年,从未间断,因为老家有我牵挂的人,老家也有我牵挂的事,老家有生我养我的爹娘,老家有我儿时酸甜苦辢的记忆...
文/赵思芳(河南)春节临近,女儿问我:今年,我们是否还要回乡下老家过年。女儿生于异乡,长于城市,所谓老家,于她而言,不过是一个驿站,亦或是成长过程中一个记忆符号。然而,在女儿的心间,那个遥远的,坐落于骆驼山下、万象河边的村庄,依然是她的老家。
回乡过年文/马珂一转眼,我离开湘西沅陵已经有三十余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麻溪铺乡马家村。村子坐落在距319国道四五里山路的一条狭长盆地里。从记事起,我就知晓马家村是个贫困的村子,家家户户都靠编织草鞋来换些零钱。我家当年有两台编织草鞋的鞋床,爷爷奶奶一人一台。
“春节能回老家过年吗?”“我想好了,选择就地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农历新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阖家团圆,齐乐融融的日子。面对三载关键结点,很多人都担心怎么过?在哪里过?我已经三四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从内心里非常想回家,和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见面,团团圆圆过大年。
2023年的新春佳节已经来临,这是我调到烟台的第二个春节,好多年没回砣矶老家了,今年准备回去看看。爸爸妈妈早已离开我们,老人家生前也常常牵挂着这里,这里还有姐姐和嫂子等亲人,这次回去主要是去看看她们,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给过世的爷爷奶奶上上坟、烧烧香。
金龙闹元宵。李达 摄编者按:花儿开了,鸟儿欢飞觅食忙,春天里万物生长。在高州,“年”还在继续,家家户户操办年例,迎接亲朋好友,人人走出家门,探亲访友续情谊,看美丽乡村。这个金龙年里,什么让你最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