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创我国北方籼稻高产历史纪录 本报讯(记者常生军陈雁佘志娟)11月13日,邯郸市农牧局组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单位5位专家,在袁隆平院士杂交稻种与硅谷肥料配套高产示范田进行测产,亩产达1051.61公斤,创造了2015年我国北方籼稻产量的最高历史纪录。
三湘都市报12月3日讯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省超级杂交稻产量实现了亩产从700公斤到1000公斤的增长,目前正向第五期目标攻关,计划三年内实现每公顷17吨的目标。为了保障超级稻的继续增产,汨罗市桃林寺镇建成丰惠肥业超级稻专用肥生产基地。 “没有化肥,水稻是无法实现高产的。
综合产能70万吨的新型生物肥料生产基地在湖南汨罗市桃林寺镇大托村竣工,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王绘华 摄新华网长沙12月4日电 12月3日,一座综合产能70万吨的新型生物肥料生产基地在湖南汨罗市桃林寺镇大托村竣工,超级杂交水稻专用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将实现量产。
由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指导,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由来自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在示范基地102亩水稻田,随机抽取了3块地,面积分别为1.014亩、1.010亩和1.006亩,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收实打,最终平均亩产达到1326.77公斤。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左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平凯(左四)等,出席落成典礼红网汨罗站12月4日讯(分站记者 魏胜 杨超)12月3日,湖南丰惠有限公司汨罗生产基地落成暨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授牌典礼在桃林寺镇举行,中国
10月23日,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2号”在我区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亩产1326.77公斤,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水稻单产过1300公斤的夙愿,再次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实现了世界最高纪录目标。
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一书中,袁隆平院士表示,十分拥护党中央提出的“保粮食安全”的重大决策,认为“粮食总产达到8亿吨”的目标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有望达到1200公斤甚至1300公斤。
台商陈瑞和(左)拜访袁隆平。(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台商陈瑞和(左)拜访袁隆平。(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中新网漳州5月23日电 (记者 张金川)“昨天(5月22日)得知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我们父子都感到非常震惊与悲伤。
提起“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位鼎鼎有名的科学家。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中国创造用世界5%的土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一奇迹立下功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称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