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主持人都轮流说完台词后,距离零点还有许多空余……是他五次操起话筒拯救大局成功扭转局面。”2021年央视春晚过去已有近一周的时间,但有关它的热议还在继续,“零点报时出现误差,(主持人)任鲁豫救场”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话题,经过连日发酵后终于等来了当事人自己的回应。
春晚跨年夜,不少人会守在电视机前等着零点钟声的响起,即所谓的守岁,寓意辞旧迎新。而春晚的零点钟声,也包含了吉祥之意,因为这个祝福的钟声“来自一千多年前”,或者说,这个钟声是一千多年前古人铸造的文物钟敲响的。
央视网消息:“全世界的观众、听众朋友们”“来吧!倒计时……”“新春伊始,万物更新”……一年又一年,春晚早已成为一种春节的仪式感,被刻上时代的烙印。倪萍、周涛、董卿、朱迅、李咏、康辉、张泽群……每逢除夕夜,观众在电视机前守候的不仅是零点钟声的敲响,更是他们的祝福。
央视春晚直播结束已经多日,“倒计时有误差”“主持人沉稳救场”的传闻仍备受关注,不少网友转发相关视频,称赞主持人任鲁豫与四位搭档的专业素养。而在16日,@任鲁豫 发文澄清道,今年的零点并没有失控、也没有误差,依然在春晚总导演和团队的掌控之中,零点时间有弹性属于正常。
《八千年国宝记忆》从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中精选出32件,分青铜器、漆器、丝帛、陶器、玉器五个主题、深入挖掘文物的故事、文化内涵和工艺特色,图文并茂说文化,妙趣横生话文明,为孩子们开启一次与国宝“亲密接触”的奇妙之旅。比如,书中讲到一只国宝大钟,现在春晚上敲响的新年钟声,就来自这只1300多岁的“景云钟”。
大家好,我是小羊!看了朱军的发文,才知道今年春晚零点钟声前主持人口播出现了一个插曲,险些重现当年的“黑色三分钟”,多亏任鲁豫及时救场。每年的除夕之夜,千千万万户家庭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新习俗”。
1986年春晚上,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电视机上便出现了如此诡异的一幕。黑夜里舞龙的队伍,加上大头娃娃报喜的画面,再配上庄严肃穆的古老编钟,画面与背景音交织在一起,新年的氛围感一下子被恐怖气氛拉满,也成了1986年春晚上的败笔。
碑林里的景云钟景云钟景云钟乃何物?景云钟,因其铸于唐景云二年而得名,又因其最早悬挂于唐长安城景龙观钟楼上,故长期以来文献记载多称之为“景龙观钟”,它是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圆满落下帷幕,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蛋,如电影般映在观众眼前。一场视听盛宴,令人赏心悦目。晚会结束后,主持人们也陆续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言语中也透露着轻松。
跟着春晚游武汉︱来汉口逛江汉,听春晚同款钟声!_大武汉蛇年春晚舞台上,倒计时钟声敲响。大家一起欢呼、庆祝,迎接新年的到来。在江汉关等武汉地标前,各行各业的老百姓代表武汉人民,向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的祝福。让我们跟随春晚的脚步,一起游武汉 逛江汉吧!
“黑色三分钟再现”?2021年春晚圆满结束,而在2月12日凌晨,央视主持人朱军发文爆料了春晚幕后不为人知的一件事,瞬间把其中一名主持人“送”上热搜。朱军说自己看到今年零点报时之前的台词,比彩排时多出了不少时间,也就是说,零点报时出现了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