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第2号公告,决定于2024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我国曾于2008年、2018年开展过两次时间利用调查。与前两次调查相比,此次调查范围首次拓宽至全国,调查对象首次扩展至6周岁以上常住成员,调查首次全面使用电子化采集方式,调查内容更加丰富。
潮新闻 记者 万笑影你是不是会经常问自己,一天一晃就过去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也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通过采集居民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活动信息,反映居民在各项活动上的时间投入。
中国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内蒙古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6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外部冲击与中国时间利用变化》一书给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内蒙古大学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在除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国内29个省份进行两轮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
来源:新华网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透过诸多具体数据的增减变化,可以看到大家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从而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变迁。公报数据显示,家务劳动活动的参与者每日平均时间为1小时59分钟,比2018年减少28分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家务劳动时间少了,健身时间多了,购物时间少了,网购的人多了……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通过调查居民在各项活动上的时间投入,提供观测居民日常生活、评估民生福祉改善、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维度。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时间是一切财富当中最宝贵的。经常会有人问“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究竟都去哪儿了呢?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的现场调查于5月11日至5月31日开展,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司长张琳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专访,回应广大网友的关切。Q:为什么要开展全国时间利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