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嗑瓜子时,都吃到过“苦籽”。可你知道吗?这种吃起来有苦味的瓜子对身体伤害很大,甚至可能导致肝癌,这其中的元凶就是坏瓜子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专家介绍说,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吃到坏瓜子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
很多人在嗑瓜子时,都吃到过”苦籽”——霉变、炒焦、虫蛀。可你知道吗?这种吃起来有苦味的瓜子对身体伤害很大。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黄曲霉毒素究竟为何物?其危害有多大?应该如何防范?
■天府早报记者王亚楠很多人在嗑瓜子的时候,都曾吃到过坏的瓜子。有时候,瓜子受潮后,有些市民都舍不得扔掉,而是将它吃了。可你知不知道?这种放久了的瓜子和坏的苦瓜子,对身体伤害很大,甚至可能导致肝癌。为什么坏瓜子对身体伤害很大?
因为这类食物,一旦变苦,就意味着变质、霉变,而有一种霉菌特别喜欢盯上坚果——黄曲霉菌。而黄曲霉菌又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很多种毒素的统称,包括B1、M1、G1等好几种,其中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B1。
家里的水果,孙阿姨总是挑快要发霉变质的吃,即使已经发霉了,也总是切掉发霉的部分,然后洗一洗再吃。无论是水果,还是其他食物,都非常容易发霉,家里的老人也经常像孙阿姨这样处理情况,舍不得扔,可是切掉发霉部分的食物,真的还能吃吗?
瓜子可以作为零食,也可以作为一些食品的配料,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作为休闲食品中的瓜子,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与习俗,可是最近网上竟流传常嗑瓜子会引发中毒,甚至是致癌!这到底是真是假?接下来就由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嗑瓜子背后的“真相”!
黄曲霉菌是温暖地区和温暖季节最常见的霉菌,适宜生长温度在4-50℃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一般情况下,常规的巴氏消毒法或烘烤面包的温度都不足以使黄曲霉毒素完全灭活,同时黄曲霉毒素对紫外线也有一定的抵抗力。生活中黄曲霉毒素容易“潜藏”在哪些食物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