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除此之外很多关于龙的记载:烛龙:烛龙是人脸蛇身的山神,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呼气为冬天,吸气为夏天,能呼风唤雨,不喝水不进食,不睡觉也不休息。
潮新闻客户端 杨晓杰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一直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承载着百姓的信仰与期望,是一种超越凡尘的存在。它高居九天之上,遨游四海之间,不可捉摸。
一般呢,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尔雅翼》中曾经详细的提到过龙的长相,说其为鳞虫之长,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部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
不管龙究竟“应该是什么”,飞龙在天,寓意着强大与文明,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最终成了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撰稿|Anne 尊贵、威严、刚猛矫健的神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这是中国人认可的“龙”的形象。 从远古到现在,遨游史海的龙,游着游着,也就游成了民族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