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柴枫桔今年春节,在中国,有上亿人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社区干部这个群体还在忙着深入社区,参与节日疫情防控、火灾防控以及慰问困难群众等。在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办事处广都社区,90后社区干部杨晓已经有三年未回贵州习水陪公公婆婆过年了。
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自1月8日起,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为“乙类乙管”,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等程序。对于不少海外游子而言,回家的程序不再繁琐,路不再遥远。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家家户户置办好了年货,等候游子团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发李明明在雪天送外卖。 王小强摄段文举 受访者供图宋雅聪 本报记者 高 炳摄任华平 本报记者 王明峰摄吴斌 受访者供图林昱华 受访者供图选择就地过年的外来人员日前收到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组办送上的新春红包。
春节将至,年味儿渐浓为做好疫情防控全国多地提倡“就地过年”作为拥有大量务工人员的龙泉驿也及时发出务工人员留在工作所在地过年的倡议并积极付诸行动用“暖”办法让未返乡务工人员安心留在龙泉驿过年大运场馆建设忙1000余名建设者“驿”起过年图片来源:新华社8月18日成都大运会将在东安湖体
有些人选择踏上回家的旅途。也有一些人选择坚守在岗位上。走近那些春节不能回家的人。2021年春节,杨越作为杭州市中医院的代表,跟随浙江省医疗队驰援河北石家庄,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每天核酸检测7-8小时,面对高强度工作没有人退缩。
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2月12日,大年初一,位于成都彭州的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依旧在正常营业。这里是西南地区重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口水果日吞吐量逾700吨。“请出示‘四证’和出仓证明。”市场门口,货车排着队接受检查,魏国庆和同事对每辆车进行查验。
“大家最闲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这是春节餐饮人的心声。成都作为“美食之都”,在春节大假之时,为了让游客和市民能有热气腾腾的餐食,每一年都有许多餐饮行业的员工选择留守岗位,为这座城市提供温暖的年夜饭。今年除夕,对这些留守员工来说,有着别样的温暖。
今年春节,保洁阿姨王丽打算不回攀枝花过年了。她打算在成都“加个班”。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成都正处于家政服务需求的高峰期,“很多老顾客都准备在家过年,团年后通常都有打扫的需求。”另一方面,王丽坦言,春节期间收入会比较可观,更能激励团队的留蓉热情。
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 雷远东2021年的“年”,系着郑永焱的两头。一头,是千里之外的湖北黄石市阳新县的乡下;一头,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主城区。今年春节,是他这一生中的第二次未回家。头一次,是2020年春节。相同的是,两次不回家,他均把过年的足迹印在了四川省的大地上。
何加强贴上了对联封面新闻记者秦怡今年春节是何加强第二次在成都过年了。去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在成都郫都区创业的何加强没能回到安徽马鞍山与父母团聚,他原本计划这个春节带上尚不满周岁的孩子一起回家见见双亲。“疫情防控形势下,各地都在号召就地过年,我们也就打算这个春节留在成都了。
“虽然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但是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很温暖,也很自豪。”2月24日,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直在坚守岗位的方胜,这样告诉华记者。明天虽然是休息日,但他和项目部的同事都需要继续坚守岗位。